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正应独有江山分,素自都无廊庙心。
堂上老亲双白发,门前稚子旧青衿。
儿曹不会庵居意,古涧寒泉疑至今。
【注解】
庵:佛寺。
独有江山分:独自享有。只有江山,没有廊庙。
素:本性。
堂上老亲双白发:堂上的老人都白了头发。堂:指家堂,指家庭或家族。
门前稚子旧青衿:门口的小孩穿着旧青色的读书衣。稚子:小儿女。
寒泉:清凉的泉水。
疑至今:怀疑到现在。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作者自号白云樵人,隐居在江西铅山之永福寺。这首诗就是他隐居永福寺时所作。诗中通过描写自己“庵居”的环境、生活以及自己的心境,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不慕荣华富贵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清高绝俗的隐士风范。
首联“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图景:夕阳西下,鸟语花香,一切都显得很安静,但诗人又担心自己稍一闲暇就会生病,这两句既写出了乡村的恬静美好,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矛盾的心理变化。
颔联“正应独有江山分,素自都无廊庙心。”写诗人独自享有大自然的恩赐,而没有官场的诱惑,所以才能保持一颗清心。这里的“江山”和“廊庙”分别指的是大自然的美景和官场的仕途。诗人用“独有”和“素有”这两个词语,强调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也暗示了他选择隐居的真正原因。
颈联“堂上老亲双白发,门前稚子旧青衿。”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场景。这里不仅提到了堂上的老亲,还特别提到了门外的稚子,表现出了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也反映出诗人对家庭的眷恋之情。而“旧青衿”则表明这些孩子曾经都是读书人,这也暗示了诗人自己曾经也有着崇高的理想和抱负。
尾联“儿曹不会庵居意,古涧寒泉疑至今。”则是对全诗的总结。诗人认为,孩子们不懂得隐居的意思,反而把这种意境误解为古涧中的寒泉,这更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之美。同时,这也是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肯定和赞美。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精神风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