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虚房罢送迎,不知新雁已南征。
忍穷有味知诗进,处事无心觉累轻。
残叶入帘收薄暑,破窗留月漏微明。
知公坐稳无他念,识我阶前拄杖声。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十日虚房罢送迎,不知新雁已南征。
诗意解读: 这句诗表达的是诗人在试院中度过的十天,期间没有迎来送往的工作,也看不到归去的新雁。这里通过“送迎”和“新雁南征”的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关键词注释: “空”,意味着空闲或清静;“送迎”,指忙碌的接待工作;“新雁”,即初春时节南飞的大雁,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季节的更迭。
2. 忍穷有味知诗进,处事无心觉累轻。
诗意解读: 尽管生活可能贫困,但诗人仍能从中获得乐趣,并不断进步。在工作中,虽然忙碌,但诗人感觉不到劳累;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积极态度。
关键词注释: “忍穷”,意为忍受贫困;“有味”,指有趣或有价值;“知诗进”,指对诗歌有所领悟和提升;“处事无心”,表示工作时不存心机,轻松自在;“觉累轻”,形容工作时不感到疲倦。
3. 残叶入帘收薄暑,破窗留月漏微明。
诗意解读: 描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秋日景象,窗外飘落的叶子被帘子遮挡,挡住了夏日的炎热;而透过破损的窗户,月光依旧明亮地照进来。
关键词注释: “残叶”,指秋天飘落的树叶;“入帘”,比喻叶子落在窗帘上;“薄暑”,形容夏天的炎热;“残叶”,指秋天飘落的树叶;“留月”,指月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漏微明”,指月光虽微弱但仍清晰。
4. 知公坐稳无他念,识我阶前拄杖声。
诗意解读: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张教授(工曹)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诗人知道张教授心态平和,没有其他杂念,而自己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心学习。
关键词注释: “知公”,指了解张教授;“坐稳”,形容张教授心态稳定,不为外界所动;“无他念”,意味着没有其他杂念和干扰;“识我”,指出诗人自己能够理解并欣赏自己的状态;“阶前”,指门前台阶前;“拄杖”,象征老人或长者,也指一种行动方式,如步行、行走等。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试院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