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摩日甲生光,俘馘黄巾第几方。
灭贼未须占斗蚁,破胡行且见神狼。
燕然刻石功昭汉,太华题诗事后唐。
从此儿童传姓氏,风流何止继韩康。
译文
旌旗在太阳下摩挲,甲光闪闪生辉,俘虏的敌人黄巾贼数第几方?
消灭敌人不需要占领蚁穴,破虏行动要看到神狼。
燕然刻石的功劳昭示汉朝,太华题诗的事情后于唐代。
从此后代子孙传唱姓氏,风流才情何止是继韩康。
注释
- 旌旗:这里指军队的标志或旗帜。
- 摩日甲生光:形容旗帜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如同盔甲一般。
- 俘馘(guó):俘虏和杀死敌人的头领或士兵。
- 黄巾:指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起义军的领袖张角所创立的“太平道”,后来被朝廷镇压。
- 斗蚁:比喻微小的力量或力量分散,难以统一对抗敌人。
- 灭贼:消灭敌人,这里指的是平定叛乱。
- 破胡:攻破敌国,这里指的是击败敌人。
- 燕然:指长城北端的山名,古代用来作为边防的象征。
- 太华:指华山,位于今中国陕西省。
- 太华题诗》:传说唐代诗人李白曾在华山写下著名的《登太华山歌》。
- 事:完成某项工作或事业。
- 风流:这里指才情出众,有才华的文人或士人。
- 韩康: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才学知名,与司马相如、扬雄并称“三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社会和谐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军事胜利和个人才能的高度自信。诗中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士兵们英勇善战的形象,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也体现了个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