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属连春事休,碧鳞三尺荐行舟。
短墙不见桃花面,付与长江自在流。

【注释】

1.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一的节日,这天禁火,吃冷食。

2.碧鳞:指船。

3.行舟:泛指船只。

4.短墙:指堤岸,也指代诗人自己。

5.桃花面:形容桃花的颜色,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脸庞。

6.付与:交给、托付。

7.长江自在流:长江水自由流动,不受任何拘束。

【赏析】

这首诗写于广陵(今江苏扬州)道中,时值春末夏初。

首句“风雨属连春事休”,点明节令,即寒食节。这个时节是春天的结束,也是夏天的开始。诗中所说的“属连”,是指接连不断。“风雨”二字表明此时正是风雨交加之时。而“属连”二字,则意味着这种天气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这一句诗实际上是在说,尽管春天已经结束了,但这场春雨却似乎并没有要停的意思。它像一位无情的画家,不停地给大地涂抹着色彩,使得万物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碧鳞三尺荐行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船上装载着一些碧绿的鳞片作为礼物献给行船的主人。这里的“碧鳞”指的是一种名为翠鸟的水生动物。它的羽毛呈绿色,尾部有一道黑色的痕迹,因此得名“绿尾”。这种鸟儿善于游泳,它们的翅膀和脚部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蹼状皮肤,使它们在水中游动起来非常迅速。而“三尺”则是一个夸张的表达方式,表示这些鳞片的长度大约有三尺左右。

“短墙不见桃花面,付与长江自在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站在堤岸上,看不到那盛开的桃花,只能将它们托付给了长江,让它自由地流淌。这里的“桃花面”指的是盛开的桃花。而“长江自在流”则是对整个江水的赞美。在这里,诗人运用了一种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来描绘自然景观。他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