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骥伏盐车,更欲絷其足。
于物未有害,罚汝则已酷。
晁子江海士,老去自窘束。
平生万卷书,岂止十年读。
随身几箱箧,一一手自录。
初无解衣赠,未免操戈逐。
仲也抱瑚琏,幼亦好奇服。
西堂老弘微,与子同轨躅。
过门有江谢,共语喧破屋。
弃官吾已懒,覆种子未孰。
逢人强应接,遇事多诟辱。
何时把锄头,得止季路宿。
注释
- 问晁伯宇疾二首:这是一组诗,由两首四句的绝句组成。
- 取骥伏盐车:比喻晁伯宇像一匹好马被放在盐车上一样,受到束缚和限制。
- 更欲絷其足:想要束缚他的脚。
- 于物未有害:对事物本身没有害处。
- 罚汝则已酷:惩罚你已经很苛刻了。
- 晁子江海士:指晁伯宇(字子江)是位学识渊博、胸怀宽广的人。
- 老去自窘束:老了以后自然感到拘束。
- 平生万卷书:一生积累了许多书籍。
- 岂止十年读:不仅仅是十年的阅读。
- 随身几箱箧:随身携带着很多箱子和盒子。
- 一一手自录:每一本都亲自记录下来。
- 仲也抱瑚琏:指晁伯宇的儿子晁仲也有才华。
- 幼亦好奇服:年轻时就喜欢穿奇装异服。
- 西堂老弘微:在西堂的老弘微,与晁伯宇同行。
- 与子同轨躅:与他同行在同一道路上。
- 过门有江谢:路过门口时遇到了江淹。
- 共语喧破屋:一起交谈的声音很大,以至于打破了屋子。
- 弃官吾已懒:辞官后我已经懒得做官了。
- 覆种子未孰:种下的种子还没有熟透。
- 逢人强应接:遇到人总是勉强应酬。
- 遇事多诟辱:遇到事情经常受到辱骂和羞辱。
- 何时把锄头,得止季路宿:什么时候我才能放下锄头,休息得像孔子弟子曾皙那样(在鲁国季孙氏家住宿,白天劳作晚上讲学)。
赏析
这组诗表达了诗人对晁伯宇及其儿子晁仲的才华和遭遇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因年岁渐长而感到的束缚和无力感。通过对比晁伯宇和晁仲的生活境遇,诗人表达了对传统礼教的不满和对个人自由的追求。整组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