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葵去王畿,剥枣在海角。
岁序忽已周,月亦频告朔。
向来手中扇,今此已倦捉。
尚嫌簿领繁,不厌朋友数。
尘埃向奔走,文字费雕琢。
途人有前知,子乃独未觉。
出门见大路,夫子焉不学。
杂诗三首
烹葵去王畿,剥枣在海角。
岁序忽已周,月亦频告朔。
向来手中扇,今此已倦捉。
尚嫌簿领繁,不厌朋友数。
注释:烹煮葵菜去掉了京城的束缚,剥开红枣远离了海边的羁绊。岁月匆匆已过了一圈,月亮也多次更换了位置。以前手中的扇子,现在已经厌倦地放下了;还是嫌自己的官位繁杂,不厌其烦地结交朋友。尘埃满身忙于奔波,文字却要精雕细琢。路上行人有先知先觉,你为何独自没有察觉?出门看见大道,老师难道就不去学习吗?译文:烹煮葵菜摆脱了京城的束缚,剥开红枣远离了海边的羁绊。岁月匆匆已经过了一周,月亮也多次更换了位置。以前手中的扇子,现在已经厌倦地放下了;还是嫌自己的官位繁杂,不厌其烦地结交朋友。尘埃满身忙于奔波,文字却要精雕细琢。路上行人有先知先觉,你为何独自没有察觉?出门看见大道,老师难道就不去学习吗?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期间的作品,反映了他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全诗以议论起,以抒情结。诗人通过“烹葵”、“剥枣”等生活琐事,表达了自己淡于名利、追求简朴生活的情怀。最后两句写自己虽身处尘网中,但仍心驰向往读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