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着人尘满襟,江山纵近难追寻。
当年写此数幅妙,坐使几案频登临。
断云黤惨出古寺,远岸杳霭连荒岑。
渔舟荡漾江路晚,烟雨蒙笼山店阴。
已知落笔气象古,一任世间消息沈。
最怜霜干倚长石,不待岁久成枯林。
知公此中兴不浅,此画故能留意深。
只今燕坐一室里,尚费从来长短吟。
诗成掩卷坐秋晚,一唱三叹求遗音。
【注释】
西风着人:西风吹得衣服上的尘土沾满衣襟。 江山纵近难追寻:即使山水画中描绘的江山景色就在身边,但也无法寻找到。 数幅妙:指当年写的几幅画都很精妙。几案频登临:几次登上书桌欣赏。 断云黤惨出古寺:残云笼罩着古寺院,显得阴沉凄清。 远岸杳霭连荒岑:远处的岸边一片迷茫,连着荒凉的山岭。 渔舟荡漾江路晚:傍晚时渔船在江路上缓缓航行。 烟雨蒙笼山店阴:被烟雾和细雨笼罩,山间客栈显得昏暗。 落笔气象古:下笔就有古人的气息。 一任世间消息沈:任由世间的风云变幻。 霜干倚长石:霜打的树木靠在长石上。 枯林:枯萎的树林。 此画故能留意深:因为这幅画所以能够深深地留意(作者)。 故能留意深:因此能够深切地关注这幅画的细节。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观钱逊叔所绘《次韵钱逊叔画图》的感受。全诗四十六句,每句都与画面内容相联系,并从不同角度加以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画作艺术的高度赞扬和深厚感情。
第一、二句是总写。“西风”两句,是说虽然眼前的江山景色近在眼前,但无法追寻。这既是对画家创作态度的肯定,也是对画中景物的一种赞赏,同时也暗示了画家作画时的专注和用心。“江山纵近难追寻”与“此画故能留意深”相呼应,突出了画家的艺术修养和高超技艺。接着,诗人又以“断云黤惨出古寺”等句,进一步描绘了画中景物的特点,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境之中。
第三、四、五、六句是对画中景物的进一步具体描述。其中,“断云黤惨出古寺”,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凄清的画面;“远岸杳霭连荒岑”,则描绘了一幅苍茫而广阔的景象;“渔舟荡漾江路晚”一句,又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丝动态之美;最后,“烟雨蒙笼山店阴”一句,则将整幅画融入了大自然的背景之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接下来八句是全诗的重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画中所展现出来的古人气息和艺术成就的赞叹之情。其中,“已知落笔气象古”一句,既表明了画家在作品中展现出的古人气质,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传统艺术风格的认同;“一任世间消息沈”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画家作品的独特价值和影响力;“霜干倚长石”,则是对画面中某个具体物象的具体描绘。
第九、十、十一三句,则是对画面的整体评价和情感表达。其中,“最怜”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画中景致的喜爱和赞美,也透露出了诗人对画中人物的情感依恋;“不待岁久成枯林”一句,更是对画中景观的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追求;“知公此中兴不浅”一句,则表明了诗人对画家的深厚情谊和对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
最后六句,诗人再次回到画中,以观者的身份抒发自己对画中美景的无限感慨。其中,“只今燕坐一室里,尚费从来长短吟”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珍视和尊重;“诗成掩卷坐秋晚,一唱三叹求遗音”二句,则是诗人对画中美景的一次深情回顾和回味。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既有生动的形象描绘,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敬仰之情,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