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被泽国,君有千里行。
送君不能远,宿昔春水生。
胡马污中原,旁淮多贼城。
即今江南岸,盗贼犹纵横。
颇闻闽粤静,农民方及耕。
雪峰佳主人,况欲屣履迎。
两公与谈道,正欲平其衡。
但见演若头,自然心地明。
云何未览镜,便欲其流清。
君行可语此,勿忧儿女惊。
鄙夫牙齿缺,苦遭尘事撄。
七年忧奔走,一饱费经营。
野鹤出笼飞,尚须完翅翎。
今者与君别,故乡他日情。
新诗见万一,庶用托同盟。

【译文】

东风被泽国,君有千里行。

送君不能远,宿昔春水生。

胡马污中原,旁淮多贼城。

即今江南岸,盗贼犹纵横。

颇闻闽粤静,农民方及耕。

雪峰佳主人,况欲屣履迎。

两公与谈道,正欲平其衡。

但见演若头,自然心地明。

云何未览镜,便欲其流清。

君行可语此,勿忧儿女惊。

鄙夫牙齿缺,苦遭尘事撄。

七年忧奔走,一饱费经营。

野鹤出笼飞,尚须完翅翎。

今者与君别,故乡他日情。

新诗见万一,庶用托同盟。

【注释】

东林圭:东林寺的僧人。

云门杲:云门寺的僧徒。

如雪峰:指雪峰禅师。

被泽国:被水淹没的国家。这里暗喻南宋。

君有千里行:你即将离开。

宿昔:昨夜。

胡马:指金兵骑兵。

污中原:玷污了中原地区,指金军占领中原后,给百姓带来灾难。

旁淮:江淮一带。

农民:指农民起义军。

雪峰:指雪峰寺。

践:踏,进入。

两公:指东林和尚、云门和尚。

谈道:论道。

演若头:指佛教禅宗五祖师弘忍。

云何未览镜:如何没有照过镜子呢?比喻自己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流清:水流清澈。比喻内心清净。

贱齿缺:比喻年老体衰。

苦遭尘事撄:怎么忍受得了世俗之事的烦扰。

一饱:指得到一次饱食的机会。

野鹤出笼飞:野鹤一旦出笼,就可以自由飞翔。比喻人一旦摆脱束缚,就会有所作为。

新诗见万一:即使写一首诗也值得一试。

庶用:也许能够。

同盟:结为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诗人对友人东林寺、云门寺的僧人送别;中间六句写送别之意;最后两句写友情之深。

首联点题,“东风”二字,既是实景,又是虚景。“君有千里行”一句中,“君”指东林、云门二僧;“万里行”三字中,“万里”既指道路遥远,又暗含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你在南方能够平安顺利地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颔联写诗人因友人将要去远方而感到依依不舍。诗人以春天水生的景象作比喻,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深深思念之情。

颈联写诗人看到金军骑兵蹂躏中原地区,农民起义军在江淮一带进行斗争的惨状,深感国家危难之际,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在一旁叹息。诗人以胡马、淮贼等意象来描绘当时的社会现状,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尾联写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像雪峰禅师那样,早日回到故乡,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佛理,共同追求内心的清净和平和。

这首诗通过对东林寺、云门寺的僧人送别的情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他们即将离去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社会现状的描述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全诗语言朴实真挚,情感深沉细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