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逐人行,扰扰与事竞。
不知一世间,能得几人静。
公今默无语,种种以静胜。
人来漫相接,事至聊复应。
开轩道院旁,足以补我病。
日高公事散,转与静相称。
千载师盖公,此理久已证。
炉烟袅晴窗,松声韵钟磬。
簿书勿勤来,公方在禅定。

诗句

  1. 纷纷逐人行,扰扰与事竞。
  • 描述的是人们追逐名利,忙碌于世俗事务。
  1. 不知一世间,能得几人静?
  • 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纷扰的世界中,能够保持内心宁静的人是多么难得。
  1. 公今默无语,种种以静胜。
  • 这里“公”指的是诗人自己,诗人在沉默不语中展现了内心的静谧。
  1. 人来漫相接,事至聊复应。
  • 描绘了人们在忙碌中相遇交谈的场景,以及面对事情到来时的应对之态。
  1. 开轩道院旁,足以补我病。
  • 诗人选择在安静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以此来疗愈内心的疲惫。
  1. 日高公事散,转与静相称。
  • 随着时间的流逝,繁重的工作逐渐结束,诗人感到更加轻松自在。
  1. 千载师盖公,此理久已证。
  • 诗人认为像张公这样的人物是千年难遇的,他的道理已经被验证过多次。
  1. 炉烟袅晴窗,松声韵钟磬。
  • 描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阳光下,炉火升起,烟雾袅袅;窗外,松树发出声响,钟磬回荡。
  1. 簿书勿勤来,公方在禅定。
  • 诗人建议不要过于忙于文书工作,而是应该保持内心的清净,进行冥想修行。

译文

纷纷追逐着人的脚步,忙碌着追求功名利禄。
不知道在这纷繁的世界,有多少人能够找到片刻的宁静?
如今您默默无语,在寂静中胜过一切喧嚣。
人们来来往往,事情一桩接一桩,我们只能随机应变。
打开窗户,站在寺院旁边,足以让我疗愈内心的伤痛。
太阳升得很高,公务已经告一段落,现在可以与平静相处。
历代以来,有像张公这样的高人,这些道理早已被证实不虚。
炉中的烟气缭绕在明亮的窗户旁,松树发出的声响伴随着钟磬的音乐。
不要总是忙于文书工作,张公正在享受禅宗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繁忙世界中寻求心灵宁静的人物形象。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景物和人文活动,如炉烟、松声、钟磬等,这些元素共同构建出一个宁静和谐的环境。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忙碌生活中心灵的慰藉。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张公的描述,诗人强调了宁静生活的重要性及其在历史上的价值。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