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饮山中泉,勿食城中米。
尘埃苦着人,何翅虱与蚁。
爬搔十指秃,败褐未易洗。
缅怀佳公子,珠璧不受浼。
藏身着幽处,阖户谢纨绮。
君看罗曲旃,何似容燕几。
不辜文字眼,未负钟鼎耳。
长安游侠窟,未晚看参觜。
纷纷万马蹄,门外自千里。
【译文】
我宁愿饮山泉,不愿食城中米。
世间的尘埃苦着人,何止是虱和蚁?
爬搔十指秃,败衣不洗难洗去。
缅怀佳公子,珠璧不受污。
藏身幽处,阖户谢纨绮。
君看罗曲旃,何如燕几容。
不辜文字眼,未负钟鼎耳。
长安游侠窟,未晚看参觜。
纷纭万马蹄,门外自千里。
【赏析】
此诗为《尘外亭》所作,写于诗人隐居期间。
首联“宁饮山中泉,勿食城中米。”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愿意在自然之中享受生活的乐趣,而不愿意在繁华的都市中忍受喧嚣和污染。
颔联“尘埃苦着人,何翅虱与蚁。”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尘世的厌恶之情。诗人认为,尘世的尘埃如同虱子和蚂蚁一样,给人带来痛苦和困扰。
颈联“爬搔十指秃,败褐未易洗。”描绘了诗人在尘世中挣扎、奋斗却无法摆脱困境的情形。诗人的十指已经磨损得只剩下皮毛,而破旧的衣物也无法清洗干净。
尾联“缅怀佳公子,珠璧不受浼。”则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他希望有像佳公子那样的高尚品格,能够不受世俗的玷污和困扰。
五、六句“藏身着幽处,阖户谢纨绮。”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有远离尘世的喧嚣和诱惑,才能过上真正的隐逸生活。
第七句“君看罗曲旃,何似容燕几?”以比喻的方式表达出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理解和期待。他认为罗曲旃(一种古代乐器)比容燕几(古代的一种家具)更加珍贵和美好。
第八句“不辜文字眼,未负钟鼎耳。”则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执着。他认为自己虽然遭受过世俗的指责和诋毁,但并未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最后两句“长安游侠窟,未晚看参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展望和期待。他认为自己在长安这个繁华的城市中仍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和机会,不必过分担心未来的发展。
整首诗通过对尘世的描绘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的无奈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