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江头星宿疏,呼船梢子散林乌。
烟横云卷树出没,天澹波平山有无。
稚子总参三洞箓,病躯长佩五灵符。
步虚声里瞻风马,颇觉神清到蕊珠。
杨柳江头星宿疏,呼船梢子散林乌。
烟横云卷树出没,天澹波平山有无。
稚子总参三洞箓,病躯长佩五灵符。
步虚声里瞻风马,颇觉神清到蕊珠。
【注释】
- 杨柳江:指江西的赣江,因江边多柳而得名。
- 星宿:星官名,主司星辰。疏:稀疏,稀疏的样子。
- 梢子:梢工,即梢公,旧时水上交通的引水员。散林乌:散失的乌鸦。
- 烟横云卷:形容烟云翻涌。树出没:树影时隐时现。
- 三洞箓:道教谓天、地、水三元之箓。
- 五灵符:道教谓五行之气,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之气。
- 步虚声里:道家斋戒时口中念诵经文时发出的声响。风马:一种佛教仪轨,用以驱鬼镇邪。
- 蕊珠:道教谓神仙居住之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高僧高明在庐山真君祠讲道的诗。全诗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景色和高僧讲道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高僧高明的深深敬仰之情。
首句“杨柳江头星宿疏”,描绘了庐山江头的宁静景象,星宿稀疏,暗示着夜晚的寂静。接着“呼船梢子散林乌”,描写了渔民们在岸边叫唤渔船的场景,乌群散去,表现出渔民们的生活状态。
诗人用“烟横云卷树出没,天澹波平山有无”来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烟云翻涌,树木若隐若现,天空淡泊,波平如镜,山峦隐约可见。这些自然景观与僧人讲道的情景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神圣的画面。
“稚子总参三洞箓”,描绘了一群童子在旁聆听,他们对三洞箓的参悟似乎也有所领悟。而“病躯长佩五灵符”,则表现了高僧高明身患疾病却依然坚持讲道的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步虚声里瞻风马,颇觉神清到蕊珠”,则是诗人对高僧高明的赞叹。他在讲道的声音中看到了风马,仿佛已经达到了神仙的境界。这既表达了诗人对高僧高尚品德的敬佩,也反映了他对道教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