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老居士,宁著进贤冠。
似欲专一壑,其谁知孔鸾。
苍苔门巷秋,不许造席客。
世无王粲流,倒屣端不惜。
上人宣城彦,俊气横九州。
学道贫彻骨,与世初无求。
马驹大道场,属者失宗匠。
欲铭窣堵波,见此真汉相。
行乞千里馀,朔风枯叶颠。
晓踏涧下雪,暝宿天边烟。
赤手泛沧溟,笑此太草草。
不为丞相嗔,乃得照乘宝。
归来寂无闻,翠琰开险艰。
精卫既填海,愚公果移山。
力贫办行李,复作南郡去。
游子多苦颜,开士淡无虑。
霜风木飕飕,便当赋式微。
日涉望烟霭,扶筇迟来归。
这首诗是送杲上人复往荆南的作品。
首句“荆州老居士”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在荆州(今湖北省江陵县)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很多古树和花草,非常宁静美好。
次句“宁著进贤冠”指的是他宁愿不戴官帽,也不做官,因为他已经看透了官场的腐败和虚伪。
第三句“似欲专一壑”表示他想要隐居在深山之中,过一种清静的生活。
第四句“其谁知孔鸾”表示他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理解他的想法,只有孔鸾这样的知己才能了解他的心意。
第五句“苍苔门巷秋,不许造席客”描绘了荆州的老院子门前有青苔覆盖的台阶,秋天的时候,没有人敢来打扰他的安静生活。
第六句“世无王粲流,倒屣端不惜”表示他不在乎世人的评价,只要有朋友来访,他会立刻热情地迎接。
第七、八句“上人宣城彦,俊气横九州”称赞了这位宣城的僧人,他的才华横溢,影响深远。
第九、十句“学道贫彻骨,与世初无求”表示他为了追求真理,不惜过着贫困的生活,也不在意世俗的欲望。
十一、十二句“马驹大道场,属者失宗匠”表示马驹大道场是一个修行的地方,但失去了宗主,导致修行受到影响。
十三、十四句“欲铭窣堵波,见此真汉相”表示他希望为这座佛塔刻上自己的功德碑文,以此来纪念自己的修行成果。
十五、十六句“行乞千里馀,朔风枯叶颠”描述了他为了修行而四处游历,经历了艰辛。
十七、十八句“晓踏涧下雪,暝宿天边烟”描绘了他清晨出发,夜晚住宿的景象。
十九、二十句“赤手泛沧溟,笑此太草草”表示他在海上冒险,虽然危险但也非常有趣。
二十一、二十二句“不为丞相嗔,乃得照乘宝”表示他不怕别人的嫉妒,因为他得到了佛陀的认可和保护。
二十三、二十四句“归来寂无闻,翠琰开险艰”表示他回到荆州后,仍然保持着低调的生活方式,不被世俗所干扰。
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句“精卫既填海,愚公果移山”表示他像精卫鸟一样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像愚公那样坚定不移地努力。
二十九、三十句“力贫办行李,复作南郡去”表示他因为生活贫困,无法购买足够的行李物品,只能再次前往南郡。
三十一、三十二句“游子多苦颜,开士淡无虑”表示游子们大多面带愁容,而开士们却保持平静的心态。
三十三、三十四句“霜风木飕飕,便当赋式微”表示在寒冷的秋风中,树叶飘落的声音就像是一首悲凉的歌。
三十五、三十六句“日涉望烟霭,扶筇迟来归”表示诗人在一天的旅途中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感到非常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