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晚滩涩,云生寒岭昏。
舍舟步崎峰,郁萝陟松门。
孤烟望墟落,浮林自一源。
野杓方屡渡,槿篱时扣阍。
弄孙何许翁,夷面复鸟言。
问津了不解,路穷斜谷分。
暝投古兰若,钟磬清尘根。
犹疑武陵客,误宿桃花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如下:
自武宁舍舟度岭投宿南山寺
水落晚滩涩,云生寒岭昏。
舍舟步崎峰,郁萝陟松门。
孤烟望墟落,浮林自一源。
野杓方屡渡,槿篱时扣阍。
弄孙何许翁,夷面复鸟言。
问津了不解,路穷斜谷分。
暝投古兰若,钟磬清尘根。
犹疑武陵客,误宿桃花村。
译文
我自武宁舍船渡过岭来投宿在南山寺中。
水退滩涂变得十分湿滑,乌云升腾笼罩着寒山的黄昏。
离开船只步行上山攀登崎岖的峰峦,攀缘郁郁葱葱的萝藤到达松树的洞口。
只见一缕炊烟望着村落荒废的地方,一片树林流淌着一条清清的水脉。
荒野里的瓢子多次渡过溪流,槿木篱笆时不时地敲响寺庙的门扉。
弄孙的人是谁?他是一位老翁,面容和蔼,鸟语般地说话。
问我渡口在哪里?我却无法理解,道路通向那荒凉的谷底。
天色昏暗之际我投宿在古老的庙宇里,钟声梵音洗涤着尘埃。
我疑惑自己是否来到了桃花源,误入了一个桃源般的村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经过长途跋涉后在南山寺过夜的场景。首句“自武宁舍舟度岭投宿南山寺”交代了诗人出发的地点——武宁县,以及他为何舍舟而登山的原因——为了寻找住宿之地。接下来的几行诗,诗人详细描述了自己如何克服困难、攀越高峰,最终找到目的地的过程。
第二联“水落滩涂涩,云生寒岭昏”,通过描绘水落滩涂的艰难景象和阴云密布的山岭景色,生动地表达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感。第三联“舍舟步崎峰,郁萝陟松门”,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最后几联则转入对环境的描绘和心理活动的反映。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