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卿还成都,埋玉昆山阴。
谋醉鹔鹴裘,跫然遁丘林。
卖醪著犊鼻,涤器扬巴音。
谁知子虚赋,遽惬武皇心。
读西京杂记十三首次渊明读山海经韵 —— 李彭
长卿还成都,埋玉昆山阴。
谋醉鹔鹴裘,跫然遁丘林。
卖醪著犊鼻,涤器扬巴音。
谁知子虚赋,遽惬武皇心。
注释:
- 长卿:指的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他曾任汉武帝的侍中,以善于写赋而闻名。
- 埋玉昆山阴:指司马相如曾隐居于四川的灌县(今成都市新都区),并在那里埋藏了一块美玉。
- 谋醉鹔鹴裘:计划在冬天穿着鸎鶒裘(一种用野雉羽毛制成的皮衣)喝酒。鸎鶒是古代的一种野鸡,羽毛可制作裘衣。
- 跫然遁丘林:形容自己感到舒适和自在,仿佛进入了一个安静舒适的山林之中。
- 卖醪:卖酒,此处指卖酒自炊,过着清苦的生活。着犊鼻:穿着牛鼻绳做的围裙,意为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 涤器扬巴音:洗涤器皿的声音,这里指模仿古代乐器的声音。扬:发出。巴音:巴人的音乐,即古代四川地区的音乐风格。
- 子虚赋:指汉代文人司马相如创作的《子虚赋》,讲述了一个虚构的战国时期楚国子虚国的故事,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 遽惬武皇心:突然使汉武帝心情舒畅。武皇,指汉武帝刘彻。
赏析:
这首七绝诗是宋代诗人李彭的作品,表达了对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隐居生活的怀念和赞美。诗中通过描绘司马相如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的理解,以及对于自然、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