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树绕茅栋,鸣泉响屋除。
胸中了无累,泛览匡山书。
岩谷在眼界,风烟来座隅。
时逢幽人语,似与仙者俱。
昔在宗少文,壁间留画图。
澄神可观道,卧游良不疏。
嗟予何徒役,山腰转篮舆。
瞻焉怀靡及,登临将不殊。
聊凭西去鸟,殷勤问何如。

这首诗出自《庐山谣》,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茂树绕茅栋,鸣泉响屋除。
  • 茂密的树木环绕着茅屋的屋顶,流水的声音在屋檐下回荡。
  1. 胸中了无累,泛览匡山书。
  • 心中没有杂念,随意翻阅《匡山记》这本书。
  1. 岩谷在眼界,风烟来座隅。
  • 眼前的山峰和山谷尽收眼底,山风烟雾飘来坐在山边的感觉。
  1. 时逢幽人语,似与仙者俱。
  • 偶尔遇见一个隐居的仙人,仿佛和他一起进入仙境。
  1. 昔在宗少文,壁间留画图。
  • 以前曾在宗少文家看到墙上的画像,这些画像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
  1. 澄神可观道,卧游良不疏。
  • 清澈的心灵可以体会到道家的教义,躺着游览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式。
  1. 嗟予何徒役,山腰转篮舆。
  • 感叹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凡人,只能把车子停在山腰。
  1. 瞻焉怀靡及,登临将不殊。
  • 只是看着远处的风景,心中无法到达那里,即使登上山顶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1. 聊凭西去鸟,殷勤问何如。
  • 只能依靠飞过的鸟儿,向它询问关于庐山的情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庐山美景的向往和感慨。诗中通过描写自然风光、仙人隐居、道教文化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和渴望。李白在诗中使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同时,诗中的一些词汇和表达方式也体现了他的个性和情感。例如“泛览匡山书”、“时逢幽人语”等,都展示了他的博学和对自然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