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倦行役,失席高轩过。
胡床语清夜,皎皎天无河。
勃窣自理窟,何劳触干戈。
兰摧玉久折,萧艾空婆娑。
强进忘忧物,无如作病何。

【注释】

①到家用环中韵:指用“到家”韵。环,同弦,即“旋”。

②玉侯:美称。这里指诗人自己。

③客子:旅人。倦行役:厌倦了旅途的劳苦。

④失席:坐失座位,即失意。轩:车前的横木。过:经过。

⑤胡床:古时一种轻便的小坐具。语:谈论。清夜:深夜。

⑥皎皎:明亮的样子。天无河:银河消失不见。

⑦勃窣:形容声势浩大。自理窟:自己住的地方。

⑧何劳:何必。触干戈:指战争。

⑨兰摧玉久折:兰草已枯萎,比喻自己久被压抑。玉久折,比喻自己久受委屈。

⑩萧艾:指蒿莱,野草。婆娑:摇曳、摆动的样子。

⑪强进:勉强向前。忘忧物:能令人忘却忧愁的事物。

⑫作病:指生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的作品。诗中抒发的是诗人在政治生涯结束后归隐后,远离朝廷、回归田园时的感慨和所思。首联写诗人回到家园,与家人团聚,心情舒畅;颔联表现夜深仍坐谈心,畅叙友情,十分开心;颈联写诗人自得其乐,不问世事,不问兵戈,只求安居乐业;尾联写诗人虽然远离朝廷,回归田园,但仍然时时关注国家大事,忧虑百姓疾苦。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感情真挚。

首联“到家用环中韵呈玉侯”是全诗的领起句,它交代了诗人归隐的地点——家居。诗人在旅途劳顿之后终于可以安享天伦之乐,心情自然十分舒畅。“客子倦行役”,客子,指诗人。倦行役,指旅途的辛苦劳累。诗人在外为官多年,现在终于结束了仕途生涯,可以安心地回到家乡了。“失席高轩过”,失席,指失去官职或地位。高轩,指高位。过,经过。诗人在官场上曾经身居高位,而今却落得个失官落魄的地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落。“胡床语清夜,皎皎天无河”,胡床,指小矮脚圈椅。语,交谈、闲谈。清夜,指的是深夜。皎皎,明亮的样子。天无河,银河消失不见。此联写夜深了还在谈心,十分开心。诗人在官场上曾因直言而得罪权贵,被贬为县官。如今他回到了故乡,得以过清静生活,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因此感到无比高兴和兴奋。

中间两联主要描写诗人在家园的日常生活以及内心的感受。颔联“胡床语清夜,皎皎天无河”写诗人夜深还坐胡床谈论心中之事,非常开心。“皎皎”形容星星明亮,这里借指银河消失不见。诗人此时的心情十分愉快和兴奋,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起来。颈联“勃窣自理窟,何劳触干戈”写诗人在家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根本不需要关心国家大事,也不必担心战争的威胁。“勃窣”,形容声势浩大。自理窟,指自己的住宅。诗人在官场上曾因直言而得罪权贵,被贬为县官,如今他回到了家园,可以过上清静生活,无需再担心国家的安危了。尾联“兰摧玉久折,萧艾空婆娑”写诗人虽然身处田园但仍然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忧心忡忡。兰蕙本是高贵的花卉,但如今却已经枯败凋零,象征着自己长期被压抑、不得重用。“萧艾”是杂草的名字,此处用来比喻那些碌碌无为、无所作为的人。“空婆娑”是形容草木随风摇摆的样子。

最后两联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尾联“强进忘忧物,无如作病何”写尽管诗人努力追求一些能够使他忘却忧愁的事情,但仍然难以摆脱疾病缠身的命运。这里的“作病”,实际上是指诗人担忧国家和人民的处境而引起的身体不适。诗人虽然远离朝廷,回归田园,但仍然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忧心忡忡。这种忧虑不仅源于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更源于对天下百姓的关爱和同情。因此,即使身处田园,他也始终不忘为国家和人民着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