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栖无热客,地僻自鸣蛙。
危楼一登眺,晚凉清兴赊。
疏林方寂历,恶木半槎牙。
五峰在北户,慰眼落玄花。
危樯渡洲渚,暮帆收日斜。
峦岗念徐稚,去及东吴瓜。
雪山轻几许,高士正浮楂。
南州苦牢落,秋鲈寒可叉。
愿怀张校尉,莫作贾长沙。
何繇致叩叩,翠柏故啼鸦。

晚登钟楼即事

幽栖无热客,地僻自鸣蛙。

危楼一登眺,晚凉清兴赊。

疏林方寂历,恶木半槎牙。

五峰在北户,慰眼落玄花。

危樯渡洲渚,暮帆收日斜。

峦岗念徐稚,去及东吴瓜。

雪山轻几许,高士正浮楂。

南州苦牢落,秋鲈寒可叉。

愿怀张校尉,莫作贾长沙。

何繇致叩叩,翠柏故啼鸦。

【注释】

  1. 幽栖:隐退隐居。
  2. 无热客:没有世俗的纷扰。
  3. 地僻:地方偏僻,远离喧嚣。
  4. 地僻自鸣蛙:因为地势偏僻,所以青蛙叫得很响。
  5. 危楼:高楼。
  6. 晚凉:傍晚时分,天气凉爽。
  7. 疏林:稀疏的树林。
  8. 恶木:不好的树木,这里指那些生长得参差不齐、形态怪异的树木。
  9. 五峰:五座山峰。
  10. 慰眼:安慰眼睛。
  11. 落玄花:形容秋天景色美丽如画。
  12. 危樯:高耸的船桅,形容船身很高。
  13. 渡:越过。
  14. 峦岗:山岭。
  15. 徐稚:汉代人,字孺子,隐居不仕,后世常以之比喻隐逸之士。
  16. 东吴瓜: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瓜,能让人长寿。
  17. 雪:比喻山势险峻。
  18. 重:重叠。
  19. 高士:高尚的人。
  20. 浮楂:漂浮在水面上的楂子,这里用来比喻隐居的生活。
  21. 南州:南方州郡。
  22. 牢落:凄凉、冷落。
  23. 张校尉:指东汉末年著名将领张飞。
  24. 贾长沙:指西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贾谊,他因才高被贬为长沙太傅。
  25. 何繇(yáo):为什么。
  26. 叩叩:敲门声。
  27. 翠柏:绿色柏树。
  28. 啼鸦:乌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晚登钟楼时所感所想的诗。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恶。

首句“幽栖无热客”,直接点明了诗人的隐居生活状态,没有世俗的纷争和烦扰。次句“地僻自鸣蛙”,进一步描绘了隐居之地的环境特点,这里的自然环境宁静而和谐,只有蛙声在耳边回响。第三句“危楼一登眺”,表明诗人登上了高楼,可以俯瞰整个风景。第四句“晚凉清兴赊”,则是说在傍晚时分,清凉的风带来了愉悦的心情。

诗人开始描绘周围的景物。第五句“疏林方寂历”,描述树林中的景象,稀疏的树木排列整齐,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第六句“恶木半槎牙”,则是指那些生长得参差不齐、形态怪异的树木,它们的存在给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气。第七句“五峰在北户”,描述了远处有五座山峰巍峨地矗立在那里,仿佛是自然的守护者。第八句“慰眼落玄花”,则是指这些山峰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让诗人感到心旷神怡。

第九句“危樯渡洲渚”,描述了船只在江面上行驶的场景,高耸的船桅穿越过洲渚之间。第十句“暮帆收日斜”,则是说夕阳西下,帆船渐渐收起帆篷,准备靠岸休息。第十一句“峦岗念徐稚”,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徐孺子,诗人在这里借徐孺子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喜爱。第十二句“去及东吴瓜”,则是指徐孺子去了东吴,成为了那里的神物之一,暗示着隐逸生活的美好。

第十三句“雪山轻几许”,描绘了雪山的雄伟壮丽,以及它给人带来的震撼。第十四句“高士正浮楂”,则是说隐居的高士们正在享受悠闲的时光,他们的生活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楂子一样简单而美好。第十五句“南州苦牢落”,则是说南方的州郡生活困苦,与诗人心中的隐居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十六句“秋鲈寒可叉”,则是指秋天的鲈鱼虽然寒冷但却美味可口,象征着隐居生活中的乐趣和满足。

最后两句“愿怀张校尉,莫作贾长沙”,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和警示。希望像张校尉这样有才能的人能够保持自己的本色,不要像贾长沙那样为了名利而改变自己。整首诗通过对晚登钟楼时的所见所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恶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