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拟岘首,孤峰陵天姥。
与子各壮年,车鲜马亦怒。
岁月忽欺人,于迈不可补。
讵知唤仍回,藜床同夜雨。
诗句释义:
- 高台拟岘首,孤峰陵天姥。
- 高台:比喻自己所处的高位或者高处。
- 拟岘首:模仿岘山(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表示自己向往高远的境界或者高尚的品格。
- 孤峰陵天姥:指山峰独立,如天姥山一般壮丽。
- 与子各壮年,车鲜马亦怒。
- 与子:指作者和谢幼盘等人在一起时。
- 各壮年:各自处于人生的鼎盛时期。
- 车鲜马亦怒:形容当时车辆马匹都很健壮有力。
- 岁月忽欺人,于迈不可补。
- 岁月:时间,岁月无情,不待人。
- 欺人:欺骗,指时间的流逝。
- 于迈:前进,努力。
- 不可补:无法弥补,形容时间对人的无情伤害。
- 讵知唤仍回,藜床同夜雨。
- 讵知:岂知,不料。
- 唤仍回:突然之间又回到了原点,比喻世事无常。
- 藜床:一种用草编织的床,象征简朴的生活。
- 同夜雨:共同经历夜晚的风雨,比喻共同经历生活的艰辛。
译文:
我与谢幼盘董瞿老等人在临川非常亲近,幼盘已经被鬼录收录五年后,我又与瞿老在星渚会宿。那天晚上大风雨,因此吟诵“苏州谁知风雨夜复此”,归赋十章以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星渚夜宿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星渚的住宿经历,以及夜晚的暴风雨,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谢幼盘和瞿老等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也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