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可仍孙本吴产,万遍莲花亦遮眼。
时时幻作文於菟,寂寥恨得斯人晚。
我如叔夜七不堪,倦书羞学蠹书蟫。
已约东湖徐孺子,招公山北复山南。

注释:

  1. 粲可仍孙本吴产:指孙权,字仲谋,吴国建立者。粲可仍孙,即孙权的子孙。
  2. 万遍莲花亦遮眼:形容莲花开得太多,遮住了眼睛,比喻事物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3. 时时幻作文於菟:时,常常;幻作,创作出;文,文字;于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物,形似猪,有角。
  4. 寂寥恨得斯人晚:寂寥,孤独寂寞;斯人,此人;晚,指时间晚了。
  5. 我如叔夜七不堪:叔夜,指嵇康,字叔夜,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和音乐家。
  6. 倦书羞学蠹书蟫:倦,厌倦;羞,害羞;蠹书蟫,蛀书虫。
  7. 已约东湖徐孺子:徐孺子,指徐稚,东汉时期的隐士。
  8. 招公山北复山南:招,邀请;公山,山名;复山,山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与中上座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对中上座的深情厚谊。
    首句“粲可仍孙本吴产”,诗人以孙权为引子,表达了对中上座的敬称。孙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因此诗人用“粲可”来形容中上座的品质。
    接着第二句“万遍莲花亦遮眼”,这句诗描绘了中上座才华横溢,令人瞩目的场景。“万遍莲花”比喻中上座的才华如同盛开的莲花,美丽而耀眼。“亦遮眼”则形象地表达了中上座的才华让诗人感到眼花缭乱。
    第三句“时时幻作文於菟”,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中上座的才华和个性。“文”指的是文字、文化,“於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物,形似猪但有角,这里用来象征中上座的聪明才智和独特性格。诗人用“时时幻作文於菟”来形容中上座的才华和性格多变,令人难以捉摸。
    最后两句“寂寥恨得斯人晚”和“我如叔夜七不堪”,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之情。“寂寥恨得斯人晚”意味着诗人对中上座的离去感到遗憾和寂寞,因为中上座的出现给诗人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和启迪。“我如叔夜七不堪”则表示诗人自己的处境也相当困难,因为生活的压力和困境让他感到疲惫不堪。这两句话虽然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中上座的才华和个人特点来表达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在诗中抒发了自己对离别的不舍和生活的不易。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实又感人,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