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微波鸣盎酒,脱叶萧然坐来久。
仰头看月落乌纱,无复纤云汉津口。
顾兔之灵态度深,捣药长生传至今。
风前急管闻三弄,泓下苍龙时一吟。
逸兴俄生缥粉壶,携幼近局无劳呼。
坐中白发饮辄醉,鼻雷发声聊据梧。
异舍群鸡皆误唱,舍下鸣蛩亦清壮。
低昂北斗挂柴扉,不眠尚倚过眉杖。
【注释】
楚江:长江在古代称为楚江。微波,江波轻轻荡漾。盎酒,盛酒的器具,此处指美酒。脱叶,落叶,这里指秋天的叶子。久,很久。仰头看月落乌纱,形容抬头观赏月亮的情景。无复纤云汉津口,没有细密的云彩在汉津口流过。纤云,细微的云彩。汉津口,汉代时黄河渡口,位于今河南荥阳北岸一带。顾兔之灵态度深,顾兔是传说中的月中神兔。捣药长生传至今,传说月中有桂树,用蟾蜍来捣取月中的精华,用来服食可以长生不死。风前急管闻三弄,风前急速吹来的管乐声听起来像是有三段。泓下苍龙时一吟,泓,水流清澈的地方,这里是水边。苍龙即龙吟。
缥粉壶,缥缈轻盈的酒壶。三弄,泛指音乐演奏的三次高潮。《庄子·天运》说:“奏商调而歌《武》,以费人之声。”这里的“三弄”是指音乐的三次高潮。缥粉壶,即缥缈轻盈的酒壶。携幼近局,携带着幼小的孩子一同游玩。局,局促,狭小。不劳呼,不用召唤。坐中白发饮辄醉,在座的都是白发老人,他们饮酒总是喝醉了。鼻雷发声聊据梧,鼻雷,鼻子里的声音。根据梧,倚着梧桐树。
异舍群鸡皆误唱,不同的房舍里,其他的鸡也学着鸣叫起来。群鸡,众多的鸡。误唱,错误地鸣叫。舍下鸣蛩亦清壮,屋檐下的蟋蟀声音清亮雄壮。
低昂北斗挂柴扉,低头仰望北斗星挂在柴门上。北斗星高悬天空,像一颗大星星挂在门前。不眠尚倚过眉杖,不睡觉时仍然靠着长柄的手杖。不眠,睡不着觉。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宴饮诗,描写中秋赏月、宴饮的情景。全诗共七联,每联四句,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秋景、秋意;第二部分写诗人与友人的赏月和宴饮情景;第三部分写诗人饮酒至醉的情景。
开头两句为起兴:“楚江微波鸣盎酒”,楚江波涛微动,传来阵阵酒香。“脱叶萧然坐来久”,树叶脱落,时间已久,诗人端坐良久。“仰头看月落乌纱”,抬头观看明月从天幕中落下。“无复纤云汉津口”,再也没有细小的云彩流经河津。“顾菟之灵态度深”,顾菟,即月兔,传说中的月中仙物。“捣药长生传至此”,月兔捣药以成仙,这种传说流传至今。“风前急管闻三弄”,“疾风骤雨”的管乐声,似乎有“三弄”之多。“泓(hóng)下苍龙时一吟”,“泓”,水深的样子。“苍龙”,形容江水流动的样子。“时一吟”,有时发出一声长吟。“逸兴俄生缥粉壶”,忽然兴起,便拿起缥缈轻盈的酒壶斟酒。“携幼近局无劳呼”,“局”,拘束、狭隘。“幼”,年幼的儿童。这两句是说带着孩子一起游玩,不必吆喝小孩。“坐中白发饮辄醉”,“坐中”,指的是席间的朋友。“白发”,这里指席间的老人。他们喝酒总爱喝醉。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席间老少同享佳节之乐,以及自己能畅饮至醉的高兴心情。
下面几句写宴中欢乐场面:“异舍群鸡皆误唱”,“异舍”,别的房舍。“群鸡”,众多的鸡。“皆误唱”,都误唱起来。“舍下鸣蛩亦清壮”,“舍下”,指自己的住处。“鸣蛩”,蟋蟀叫声。“亦清壮”,也响亮有力。诗人与朋友相聚一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低昂北斗挂柴扉”,“低昂”,指高低起伏。“北斗”,北斗星座。“挂柴扉”,把北斗星挂在门上。诗人举杯邀月,兴致很高,竟将北斗星挂在门上,形象生动。“不眠尚倚过眉杖”,诗人不睡仍靠着拄仗倚靠在门旁。
最后两句写诗人沉醉之景:“逸兴俄生缥粉壶”,诗人又提笔写了一首诗,兴致勃勃地吟咏起来。“缥粉壶”即缥缈轻盈的酒壶,诗人自谦地说他写的诗写得不好,不如酒好。“携幼近局无劳呼”,诗人带着小孩子一起游玩,无需吆喝小孩。这两句是说诗人与席间老少同享佳节之乐,以及自己能畅饮至醉的高兴心情。
这首诗是一首写中秋宴饮的诗作,它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写了中秋夜宴饮赏月的欢乐场面:先写秋夜景色及作者对月怀人的心境;再写与友同游赏月的欢乐情景;然后写自己与孩子们一起游玩的快乐;最后写诗人因畅饮到极点而醉倒的情景。全诗意趣横溢,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情趣,是唐人写节令风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