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调背时流,月分吟外秋。
墨研青嶂石,茶泛碧霞瓯。
果熟猿难唤,松寒鹿自游。
风前横一笛,不必更登楼。

诗句解析

1. “雅调背时流,月分吟外秋”

  • 雅调:指高雅的诗歌或音乐。
  • 背时流:避开世俗的潮流,坚持自己的风格和品位。
  • 月分吟外秋:意味着在月光之下独自吟唱,与外界的秋天形成对比。
  • 注解:表达了诗人在独处中寻找灵感,不为世俗所动。

2. “墨研青嶂石,茶泛碧霞瓯”

  • 墨研:研磨墨汁。
  • 青嶂石:青翠的山峰上堆积的石头。
  • 茶泛碧霞瓯:茶杯中泛着如碧霞般美丽的颜色。
  • 注解:通过研磨墨汁和烹煮茶水的场景,营造一种静谧、清雅的氛围。

3. “果熟猿难唤,松寒鹿自游”

  • 果熟:果实成熟,这里可能指某种象征性的丰收或成就。
  • 猿难唤:即使想呼唤也难以唤回。
  • 松寒鹿自游:形容松树和鹿都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拘束。
  • 注解:暗示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状态。

4. “风前横一笛,不必更登楼”

  • 风前:在风中,即在自然之中。
  • 横一笛:横放一支笛子吹奏。
  • 不必更登楼:不需要再登高远望。
  • 注解: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不再需要外在的景致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译文

雅调背时流,月分吟外秋。
墨研青嶂石,茶泛碧霞瓯。
果熟猿难唤,松寒鹿自游。
风前横一笛,不必更登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静的文人形象。他不仅注重艺术的高雅,而且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诗中的“墨研”和“茶泛”两个画面,分别象征着学问和生活的品味,而“果熟猿难唤”和“松寒鹿自游”则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灵的悠然自得。最后一句的“不必更登楼”,更是强调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一种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追求,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谐之美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