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东陌头,日出红光流。
采桑南陌头,和风满桑钩。
采桑西陌头,日落乌飕飕。
采桑北陌头,明月照歌楼。
携篮敢惮远,手胝足成趼。
蚕饥恐归迟,一日三四返。
昨朝蚕三眠,灯前微合眼。
梦中见征夫,短衣供筑版。
庭树啼霜鸦,梦回自天涯。
小姑报蚕起,蓬鬓忙梳爬。
相望万馀里,那敢兴怨嗟。
出门还采叶,细雨湿桐花。

【译文】

采桑东陌头,日出红光流。

采桑南陌头,和风满桑钩。

采桑西陌头,日落乌飕飕。

采桑北陌头,明月照歌楼。

携手篮筐敢惮远,手胝足茧成趼。

担心蚕饥怕归迟,一日三四返。

昨夜蚕眠三时后,灯前微微合眼。

梦中见夫役征人,短衣供筑版。

庭树啼霜鸦,梦回自天涯。

小姑报蚕起,蓬鬓忙梳爬。

相望万馀里,那敢兴怨嗟。

出门还采叶,细雨湿桐花。

【注释】

(1)采桑行:汉乐府曲名,《乐府诗集》入“清商曲辞”。《古今乐录》说:“《采桑度》本出于齐歌,今世传者多杂以楚声。”

(2)东陌头、南陌头、西陌头、北陌头:指采桑的地方。

(3)日出红光流:太阳升起时,红光照耀着田野。

(4)和风满桑钩:春风轻拂着桑枝,桑枝摇曳。

(5)蚕饥恐归迟:担心蚕饿了会回来晚。

(6)一日三四返:形容回家的次数频繁。

(7)三眠:蚕的三个生长阶段之一。

(8)灯前微合眼:形容蚕在灯下结茧,只微微闭上了眼睛。

(9)征夫:指外出服役的士兵,这里指养蚕的人。

(10)蓬鬓:蓬松的头发,这里指养蚕的人头发凌乱不整齐。

(11)兴怨嗟:表示抱怨和悲伤。

(12)万馀里:指相隔很远的距离。

(13)小姑:年轻女子的名字,这里指养蚕的女子。

(14)蓬鬓忙梳爬:意思是说小姑匆忙地梳洗头发。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春天去采桑,从早到晚,从东边走到西边,又从西边走到北边,最后还回来采桑叶。她一天要来回好几次,晚上回家还要做活计,很辛苦。诗中没有直接描写这个女子的外貌,而是通过她的劳动过程来表现她勤劳、辛苦的形象。全诗用词朴实,意境优美,语言简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