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向长安住,多于陋巷中。
固穷全事节,传道与童蒙。
自喜精诗律,家曾立战功。
所言皆合理,心共古人同。
这首诗是送给毛时可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毛时可的赞赏和敬佩之情。
首句“久向长安住,多于陋巷中”描述了毛时可在繁华的长安城中居住,同时也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这句话既描绘了毛时可用居所的贫寒,也反映了他的谦逊。
第二句“固穷全事节,传道与童蒙”则赞扬了毛时可在困境中仍坚守原则,传授知识给儿童。这里,“固穷”指的是坚守原则,“事节”指的是坚持原则,“传道”指的是传授知识,“童蒙”指的是儿童。这四句话合起来,表达了毛时可在困境中仍坚守原则,传授知识给儿童的高尚品质。
第三句“自喜精诗律,家曾立战功”描述了作者对自己精于诗歌创作和家中有战功的自豪。这句诗表明了作者对毛时可的赞赏之情,认为毛时可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在武功上也有建树。
第四句“所言皆合理,心共古人同”则是对毛时可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观点都是合理的,内心和古人一样。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毛时可的尊重之情,认为他的思想和行为都值得学习。
这首诗通过赞美毛时可的高尚品质、才华和学识,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道德品质和学问的重视,以及对古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