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家风不设罾,锦鳞为饭水为羹。
银袍祇当蓑衣着,自在江湖过一生。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诗人王昌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赋白鹭
渔父家风不设罾(zhēng): 渔父(即打鱼的人或渔民)家的风气是不需要用网来捕捞,因为鱼儿会自己游到网里。这里的“罾”是一种捕鱼工具,通常由竹条和木桩组成,中间有一个开口用来捕捉鱼类。渔夫不需要使用这种复杂的工具,因为鱼儿会主动上钩,所以这里的“罾”可以解释为“自动”。
锦鳞为饭水为羹: 这里描述的是捕鱼的场景。鱼被捕获后,渔夫可以用它来做食物。同时,水也可以成为一种调味品,用来制作美味的羹。这里的“鳞”指的是鱼的鳞片,而“锦鳞”则暗示了这些鱼非常美丽,就像锦绣一样。
银袍祇当蓑衣着: “银袍”指的是华丽的衣服,可能是为了在节日或者重要的场合穿着。然而,对于打鱼的人来说,他们需要的只是一套普通的蓑衣和斗笠,这两样简单的衣物足以应对各种天气条件。这里的“祇当”表示只需要,强调打鱼人的生活简朴。
自在江湖过一生: 打鱼人在江湖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外界的束缚。这里的“江湖”不仅指水域,也常用来形容广阔的世界,意味着打鱼人的生活环境广阔,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食物来源。
译文
渔夫家的传统是不使用罾这样的工具来捕鱼,而是让鱼儿自己游过来。他们用捕获的鱼儿做饭吃,水也能做成美味的羹。渔夫穿一件华丽的衣服,但只穿蓑衣和斗笠就足够了。他们在广阔的江湖中自由自在地度过一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夫的生活,展现了他们的简单和自由。诗中的渔夫没有受到物质生活的困扰,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捕捉鱼儿和享受大自然。尽管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平凡甚至有些简陋,但他们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快乐。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哲学思想: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条件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