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亦不碌碌,耳亦不碌碌。
云外野鸣幽,霜中岁寒绿。
何必面南山,真理明明足。
客问慧照名,僧拈一枝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一句的释义如下:

  1. 眼亦不碌碌,耳亦不碌碌。
    这句诗的意思是眼睛不迷茫,耳朵也不迷失方向。在这里,作者用“碌碌”形容眼睛和耳朵的状态,表示他的眼睛和耳朵都是清晰的,没有迷惘和困惑。

  2. 云外野鸣幽,霜中岁寒绿。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云层之外听到远处的鸟鸣声,在霜降的时候看到田野上的绿色植物。这里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 何必面南山,真理明明足。
    这句诗的意思是不需要面对南山(即面对困难或问题),真理是显而易见的。在这里,作者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真理的追求和坚定信念。

  4. 客问慧照名,僧拈一枝菊。
    这句诗的意思是客人询问慧照的名字,僧人随手拿了一枝菊花。这里描绘了一幅僧人与客人对话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交流和互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即使面对困境和挑战,也要保持冷静和乐观,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态度。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