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旟三易守,骃辔两观风。
欲扫龙庭穴,犹参虎幄弓。
草馀周圄绿,粟积汉屯红。
野渡方横棹,俄成夜壑空。

注释与赏析:

  1. 隼旟三易守 - 这句诗意味着多次更替的守护位置,可能暗示了政治变动或权力的不稳定。”隼旟”通常指鸟雀,象征着快速移动和变化;”三易守”则说明这种变化是频繁而迅速的。

  2. 骃辔两观风 - “骃”指的是黑色马,”辔”则是缰绳,这里可能比喻为控制和驾驭。”两观风”意指两次观察或评估形势。这句话表达了对当前状况的深刻理解和审慎的态度。

  3. 欲扫龙庭穴 - “龙庭穴”可能象征一个强大的敌人或问题的核心,”欲扫”表明了决心清除的决心和力量。这反映了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和消除不公的愿望。

  4. 犹参虎幄弓 - “虎幄”在古代战争中常用来指代指挥中心或战略部署处,这里用来比喻决策或策略的制定。”参”可能指参与、参与制定,”弓”则暗指策略或行动。整句可能是在说尽管有困难,但仍然积极参与到关键的战略布局中。

  5. 草馀周圄绿,粟积汉屯红 - “周圄”可能是指监狱或看守的地方,”草余”则意味着在监狱中的残余植被。”粟积”可能指粮食堆积,”汉屯红”可能是形容仓库或粮仓中储存的粮食颜色鲜红。这句描绘了战争或动乱后的场景,物资虽然丰富但充满凄凉。

  6. 野渡方横棹,俄成夜壑空 - “野渡”可能指荒野中的渡口,”横棹”可能是指船只横在水面上。”俄成夜壑空”则意味着渡口很快就空了,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这句诗可能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综合分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多次更换守位和参与重要战略决策)以及战后荒芜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现状的忧虑。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这首诗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从政治斗争到社会变迁,再到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