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已十一,梅花才两三。
青烟回野烧,翠霭护晴岚。
风暖雁将北,日迟人渐南。
病馀宜缓辔,勿用客程贪。

【注释】

宿梅下:在梅树下休息。宿,停留;下,地名,这里指梅花盛开的地方。

春事:春天的景致。事,景象。

两三:指不多。

青烟回野烧,翠霭护晴岚:烟雾环绕着野火,青山护卫着晴朗的山岚。

风暖雁将北,日迟人渐南:春风温暖,大雁将要飞向北飞往南方;太阳晚些升起,人们慢慢向南行。

病馀宜缓辔,勿用客程贪:身体不适时,应当缓缓地驾车前行,不要急于赶路,不要贪图客途的路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早春景色的小诗,描绘了诗人在早春时分,在梅树下休息的场景。全诗四句,每句五字,平仄协调,音律和谐,语言朴素,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春事已十”,交代了春天的时节。二句“梅花才两三”,点明诗人所处的位置。三句“青烟回野烧”,“青烟”是炊烟,而“回”又写出了炊烟袅袅上升的样子。两句写近景,突出了“梅”。四句“翠霭护晴岚”,“翠霭”是形容云雾的颜色,也是指暮霭中的青山绿树。而“护”则写出了暮霭对青山绿树的呵护。两句写远景,突出了“山”。

五、六两句,写景中带出人物的感受。“风暖雁将北”一句,既写出了天气的变化,又写出了作者的心情。七、八句“日迟人渐南”,既是对前一句的承接,又写出了时间推移,日落西山的情景。九、十两句,是全篇的收束。“病余”是说自己身体不佳,不能久行,而诗人又不愿匆匆赶路,于是便放慢马缰,从容不迫地行进。

这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诗的前六句主要写了“梅”、“山”这两个景物,后两联则写诗人自己。从“梅”与“山”这两个景物来看,诗人似乎在赞美它们的美丽,但从最后两联来看,诗人是在感叹自己的身体不好而不能长久行走,更不愿意为了赶路而急于求成。因此,诗人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所以,这不仅仅是一首咏梅诗,也是一首抒怀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