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言诗诗不奇,蒋君言命却能诗。
岁寒如许松不改,春信未来梅已知。
丘壑何如归去好,江湖终匪老来宜。
辰州极去湘南近,办取柴桑三径资。

诗句

昔插金莲醉五泉,与君抵掌共谈天。

译文

昔日我们曾在金莲般的酒中沉醉,畅谈天下大事,仿佛手挽手共论天地。

注释

  1. 金莲:一种古代的酒杯名,常用来比喻美酒。
  2. 五泉:地名,这里指的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可能是诗人曾经游览过的地方,用来比喻美好的地方。
  3. 抵掌:用手拍手掌相碰,形容亲密无间。
  4. 丹砂行作吏:指在官场中担任职务,用丹砂作为装饰。
  5. 春风手:指能带来温暖和生机的手,暗喻春天。
  6. 雪意垂垂送去船:雪花飘落,似乎要送走船行,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李曾伯的作品《送清湘蒋尉》中的前四句。通过描绘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首句“昔插金莲醉五泉”,诗人回忆起过去一起饮酒作乐的美好时光,金莲酒杯象征了美酒和友谊。第二句“与君抵掌共谈天”,则表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他们不仅共享美酒,还共同探讨人生理想和国家大事。

后四句则转入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岁寒如许松不改”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四季常青的松树的敬仰;“春信未来梅已知”则描绘了即便春天尚未到来,梅花已经透露出春天的气息,意味着春天即将来临。“丘壑何如归去好,江湖终匪老来宜”反映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认为远离尘嚣的山水生活更适合他。最后两句“辰州极去湘南近,办取柴桑三径资”则是说离辰州(今湖南沅陵)不远的湘南地方,正是他寻找隐居之所的最佳选择。这里的“柴桑三径资”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居所,象征着归隐的理想之地。整首诗通过对友情、自然景色和个人志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