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风绣节洞庭滨,作噩重逢未识真。
不谓颓龄来岭海,乃承华武接星辰。
公捐累印轻于叶,我愧满襟皆是尘。
从此庙堂医国去,好留肘后遗陈人。

【诗词】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

溯风绣节洞庭滨,作噩重逢未识真。

不谓颓龄来岭海,乃承华武接星辰。

公捐累印轻于叶,我愧满襟皆是尘。

从此庙堂医国去,好留肘后遗陈人。

【注释】

  1. 溯风:逆行,迎着风前行
  2. 绣节:指官衔
  3. 作噩:农历十月
  4. 岭海:指岭南地区
  5. 华武:指汉代名将华佗
  6. 肘后:指张良
  7. 陈人:指刘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交董矩堂赴任的诗作。诗人以丰富的词汇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董矩堂重逢的场景。
首句“溯风绣节洞庭滨”,诗人通过“溯风”一词,表达了自己对董矩堂的敬意和期待。同时,“绣节”一词也暗示了董矩堂的身份和地位。接着,诗人用“作噩重逢未识真”来形容两人的相遇,尽管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但这次重逢却让他们彼此熟悉了对方的真实面目。
第二联中,“不谓颓龄来岭海,乃承华武接星辰。”诗人感叹岁月不饶人,感叹董矩堂的到来。他提到董矩堂在岭南的声望很高,而他也接受了这个高职位。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董矩堂的高度赞赏和敬佩。
第三联中,“公捐累印轻于叶,我愧满襟皆是尘。”诗人用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董矩堂的羡慕之情。他认为董矩堂能够轻易地放弃权力,而他却感到羞愧,因为他的心中充满了名利。这几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的反思和感慨。
最后一句“从此庙堂医国去,好留肘后遗陈人。”诗人表示自己将要离开庙堂为国效力,希望留下宝贵的经验和智慧给后人。他希望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能够传承下去,为后人提供借鉴和指导。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两人重逢的场景的描述,表达了对董矩堂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同时,他也通过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国家责任的担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