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秋晚见孤芳,华发萧骚易感伤。
对酒未尝忘北海,因诗惟恐瘦东阳。
古心翻得风霜白,冷艳宁随草木黄。
惟屈可餐陶可采,蝶蜂争得识寒香。

【注释】

天涯:指远离家乡。

华发萧骚易感伤:形容年老体衰,容易伤感。

北海:北海王刘融,南朝宋时人,善饮酒。因嗜酒如命,故以“北海”自比。

东阳:东晋诗人陶渊明字潜,因避陶潜讳,故称陶潜或东阳先生。

古心:指陶潜的诗风。

屈: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以爱国主义著称,《渔父》篇中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之语,后人遂以“屈子”代称忧国忧民之士。

【赏析】

此诗写于公元1068年(宋太宗淳化三年),邓巽坡寄给作者一首诗,并见赠此诗。诗中既表现了作者对陶渊明、屈原等人的景仰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孤芳自赏,不求闻达,不慕富贵的情怀。

第一、二句是说,在天边远行的人,看到秋天晚景中只有这一朵菊花在独自开放,就很容易伤感。这里的“天涯”和“秋晚”两个关键词都带有浓厚的孤独色彩,而“孤芳”又强调了其孤独的特点,所以很容易使人产生伤感的情绪。

第三、四句是说,虽然自己已经头发花白,但是仍然常常怀念着北海王刘融,并且担心自己像东阳先生的陶渊明那样瘦弱憔悴。这里的“北海”和“东阳”都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典故,用来比喻他们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才华。同时,“未尝忘”、“惟恐瘦”这两个词组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不满和担忧。

最后两句是说,我的诗风就像古人一样古朴,而我的人格却像草木一样坚韧。这里的“古心”和“冷艳”都是用来形容作者的诗歌风格和人格品质的。同时,“翻得”、“宁随”这两个词组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诗风的独特见解和自己与草木同生共死的决心。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古代文人的赞美之情,也有对自己孤独生活的无奈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