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公知阅几桑阴,玉笋山中旧隐寻。
郾暮联镳来自旧,泾舟共楫继由今。
一门翁季芝兰味,四海弟兄金石心。
塞上西风渐萧瑟,书来毋惜寄规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别公知阅几桑阴”“一门翁季芝兰味”,然后根据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意,并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及作用,最后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

(1)

曾总干以乃尊侍郎二诗见示和韵,即作诗酬答。曾总干是诗人在江西做官时的同僚。这首诗写于公元865年(大中九年),时诗人在黄州任团练副使。

①“别公知阅几桑阴”句,意思是:与您分别已多年了,如今又重遇。“别公知”指与江西长官曾总干的分别。“阅”字有经历、经过的意思。“几桑阴”指岁月不居,转眼间已经过去很久了。这里既写出诗人对曾总干的思念,也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涯的厌倦。

②“玉笋山中旧隐寻”这句是说,我在玉笋山隐居时,就与您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玉笋”比喻人,这里指曾总干。“旧隐”指隐居生活。

③“郾暮联镳来自旧”句,意思是:傍晚时,我们并肩而行,如同当年一起出仕一样。“郾”是地名,在今河南境内。“来自旧”指回到故地。

④“泾舟共楫继由今”句,意思是:今天,我们在船上划桨往来,像从前一样共同治理国家。“泾”是地名,在今陕西境内。“由今”指从现在开始。

⑤“一门翁季芝兰味”句,意思是:我门中的老翁家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后代,他们有高雅的品性。“一门”指一姓,“翁”在这里是敬称老人的意思。“芝兰”比喻人品高雅的人。《论语》中有“君子芝兰生于室,不以一日不采而忘”的话。这里用以自喻,意指自己也有高雅的志趣和高尚的品德。

⑥“四海弟兄金石心”句,意思是:兄弟之间情同手足,心意坚如磐石。这里用“金石”比喻兄弟之间的情谊十分坚定、牢固。

⑦“塞上西风渐萧瑟”句,意思是:塞上的西北风吹来阵阵寒意,让人感到凄凉、冷清。“塞上”泛指边疆,这里借指京城长安。

⑧“书来毋惜寄规箴”句,意思是:您来信不要吝惜寄给我,让我能听到您的教诲。“毋惜”是不要吝惜的意思,“规箴”是规劝、批评的言辞。这里的意思是希望老朋友不要吝啬自己的意见,能经常给自己写信,指出自己的不足,以便改正错误。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曾总干的诗。曾总干是诗人在江西做官时的同僚。公元865年(大中九年),时诗人在黄州任团练副使,与曾总干相别后,又得其寄来两首诗,诗人便写下这首酬答诗。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表明与曾总干的再度相逢。“别公知”指与江西长官曾总干的分别,而“阅”字则暗示了两人分别后的许多年;“几桑阴”指岁月不居,转眼间已经过去很久了。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对曾总干的思念,也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涯的厌倦。颔联承上启下,写两人再次会面的情形,同时暗含着对往事的回忆。颈联写曾公知与诗人交往之深,表达了诗人对曾公知的感激之情。尾联写诗人对曾公知的期望,希望能得到他的指导和帮助,以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全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曾公知的感激之情以及希望他能给予指导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