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良相正体坤乾,感格时旸本致虔。
坐使群方皆见日,谁言千里不同天。
只将精白承休德,岂在缁黄结善缘。
更得北风无羽檄,不妨举酒乐康年。

【注释】

秋霖喜霁:秋雨停了。霁,天晴。适睹庙堂:刚刚看到庙堂。酬唱:指君臣之间相互答谢、祝贺之意。阴晴同之:天气阴晴变化相似。

相去数千里而阴晴同之:指虽然身在千里之外,但皇帝的旨意却和朝廷的天气一样。感格时旸:感化上天,使之降雨。本致虔:本应恭敬。时旸:指及时雨露。

坐使群方皆见日:让天下的人都看到了太阳。谁言:谁说。千里不同天:比喻相距千里之遥的人或事,其性质相同。只将精白承休德:只要用清白之心来接受君主的恩德。精白:纯洁无疵、清正不阿。

岂在缁黄结善缘:难道要通过黑与黄(指宦官)建立友好关系?结善缘:结交良朋,广交朋友。

北风无羽檄:北风没有急报文书。更得:又得。举酒乐康年:举起酒杯欢庆安康的一年。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被贬谪期间,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君王恩典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官场黑暗的愤懑不平。

“秋霖喜霁适睹庙堂酬唱相去数千里而阴晴同之”,诗人在秋天的时候,终于见到了久盼的晴朗天空,心中充满了喜悦。然而,他发现皇帝的命令已经传达到了千里之外的各地,无论是山还是水,都能看到阳光普照。这不禁让他感慨万分,他想到自己虽然身处异乡,但皇帝的命令却是和自己一样的。

“只将精白承休德,岂在缁黄结善缘”,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清白品质的追求。他认为,只要用心去做,就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必去结交那些不可靠的人。这里的“缁黄”指的是宦官,诗人对他们并不信任。

“更得北风无羽檄,不妨举酒乐康年”,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他认为,有了皇帝的恩泽,他就可以无忧无虑地过上一个美好的年头了。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感情和思考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出了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