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躯羸马陟崔巍,扑面征尘抖擞开。
万古春愁借山隔,几番风信把花催。
染成湘泪笑邻竹,飘作寿妆嗟辱梅。
撚尽吟髭无奈困,亟呼茗碗胜村醅。

【诗句释义】

永州四十里头,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故居所在地。张九龄曾任荆州长史、岭南节度使,后贬谪为永州司马,因此后人称其故居为“永州四十里头”。这首诗就是写他在永州的所见所感。

羸马:指消瘦的马。崔巍:高大而雄伟。

万古春愁借山隔,几番风信把花催:意思是说,自古以来,春天的愁绪都被高山隔绝了,几度春风又催促着花儿开。

染成湘泪笑邻竹,飘作寿妆嗟辱梅:意思是说,那些被泪水染红的竹子,就像是在嘲笑我一样悲伤;那些被风吹落的梅花,就像是为了我的不幸而感到羞愧。

撚尽吟髭无奈困,亟呼茗碗胜村醅:意思是说我已经很疲倦了,只好勉强吟咏一番;赶紧呼唤茶水,胜过村中自制的酒。

【译文】

病弱的身体瘦弱的马儿,攀登高大雄伟的山峰,

迎面吹来的征尘让人精神振奋。

自古以来就有的春天忧愁,被高高的山峰阻隔,

几回春风又催开百花争艳。

染红了的湘竹好像在嘲笑我,被风吹落的梅花好像为我惋惜。

捻尽了胡须也感到无可奈何,只好强作吟唱来解闷。

赶紧呼叫一杯香茗,胜过村人自制的粗酒。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被贬永州的途中。诗中以山水为喻,抒发了内心的苦闷和抑郁。开头两句“病躯羸马陟崔巍,扑面征尘抖擞开”描绘了自己身体虚弱、步履艰难的境况,但面对高峻的群山,他并没有退缩,反而振作精神继续前行。接下来的“万古春愁借山隔,几番风信把花催”则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无限期待和对春天到来的渴望。然而,现实中的孤独和寂寞让他倍感压抑,于是他将这种情绪化作笔墨,写下了这两句诗。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旅途中所见所感的真实写照。他看到湘竹染红了如同在嘲笑自己,梅花被风吹落似乎也在为自己的遭遇感到惋惜。这些自然景物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