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义方训十字,衍而六百十六言。
一门翁季自师友,尽出学问之根源。
彼援遗书诫敦严,暨昶以义名沉浑。
争如此作旨哉味,足使闻者推而尊。
虽然责善友之义,仕教之忠古皆尔。
读其诗可知其人,非是父不生是子。
书绅我亦且服膺,过庭夫岂弗由礼。
触屏教谄势利徒,得不为之望风愧。

【诗句】

玉堂义方训十字,衍而六百十六言。

一门翁季自师友,尽出学问之根源。

彼援遗书诫敦严,暨昶以义名沉浑。

争如此作旨哉味,足使闻者推而尊。

虽然责善友之义,仕教之忠古皆尔。

读其诗可知其人,非是父不生是子。

书绅我亦且服膺,过庭夫岂弗由礼。

触屏教谄势利徒,得不为之望风愧。

【译文】
玉堂的义方训导有十二个字,扩展后有六百零六个字。
一个家庭的祖父和叔叔都是师友,都是学问的根源。
他们引荐遗书来告诫要严厉,以及李昶以正义闻名于世。
如此作诗旨意如此之好,让人听了都推崇尊敬。
虽然他们责善友的道理,但做官教育忠诚古今皆如此。
通过他的诗歌可以看出他的性格,他不是他的父亲就不会生出这样的儿子。
在书房里我也会佩服他们的智慧,过庭时难道不是遵循礼仪吗?
触屏教谄媚权势之徒,怎能不为之心愧?
【赏析】
这首诗是对李昶《训子十诗》的评论和赞誉。首先,诗人对李昶的义方训教表示赞赏,认为这十二个字的训诲具有深远的影响,可以延续至六百零六个字。接着,诗人赞扬了家族中长辈和叔叔的教育作用,他们都是从学问的根源开始培养后代的。

李昶用遗书中的话语来教导子孙,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他认为,这种严谨的教育方法能够使得子孙们在社会上得到尊重。此外,李昶还提到了他自己的诗歌,表达了他对诗歌的理解,认为只有父亲才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子孙。

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认为那些谄媚权势之徒的行为令人感到羞愧。这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批判和对正直行为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李昶《训子十诗》的评价,展现了他对教育和品德的重视,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