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蟾窃灵药,堕魄下尘寰。迹误采石江,名虚巫峡山。
长风送之来,寄影千丈岩。列壁当层云,虚白生光寒。
婆娑仙桂影,中著孤根蟠。宛宛学扇初,盈盈一钩弯。
如出沧海头,半揭烟霄端。风雨不改度,晦朔从循环。
山灵夺天目,作此奇哉观。阅尽来去人,了不苍其颜。
所欠断鳌始,一阙难磨镵。凭谁驾长梯,取置怀袖间。
为施玉斧工,修作宝鉴团。岂无女娲之手吕翁指,运此神造应非难。
何如存我真面目,妩媚一笑只作青山看。

【注释】

老蟾:月中之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灵药:指长生不老之药。堕魄:谓神魂堕落。尘寰:尘世。迹误:谓足迹错乱。采石江:即大江,指长江上游。虚:空。巫峡山: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南。长风:高远的秋风。寄影:谓神魂附体。列壁:壁上。当层云:与层云相应。虚白:指月亮。生光寒:使月光更加清冷。仙桂影:指月影。中著孤根蟠:意谓月影如仙人桂树,孤独而盘曲。宛宛:曲折的样子。扇初:扇子初展的样子。盈盈:圆润的样子。沧海头:大海之头。半揭:半露出来。烟霄端:云霞之端。风雨不改度:比喻日月星辰的运行永不变改。晦朔从循环:月圆则朔、月缺则望,月明则晦、月暗则朔,这是自然规律,日月星辰永不改变其运行规律。

山灵:指月亮之神。天目:天眼。夺:取得。作此奇哉观:谓月神取得如此奇妙景象。阅尽来去人:言月亮能观察人间的一切变化。了不苍其颜:《庄子·齐物论》说:“东施效颦,其情也悲。其状也陋。”《楚辞·九章·涉江》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这里借喻说“明月”,它虽不能“苍其颜”,但能“阅尽来去人”。所欠断鳌始:言明月尚欠一笔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圆形。一阙难磨镵:谓要磨成圆形很困难。难磨镵,磨成圆形很困难。为施玉斧工:谓要施用玉斧修成圆形。修作宝鉴团:谓要修成圆形的宝鉴团。岂无女娲之手吕翁指?吕洞宾手执玉斧修月的故事见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吕翁传》。运此神造应非难:运用神妙之力,创造圆形是不难的。何如存我真面目:不如保存自己真正的面目。媚笑容只做青山看:意思是说,不必媚笑,只需保持本来面目。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月诗。诗人通过写月的神奇变化,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慨。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幽深,富有哲理性,堪称咏月佳作。

首联写月中的蟾蜍盗取长生不老药,神魂堕落到尘世间。颔联写月神来到人间,在长江上游采石江边徘徊,久久不愿离去。颈联写月神在江面上飘荡,与层云相映,使月光更加清冷。尾联写月神在沧海之上,将一轮满月挂在半空中,使太阳的光芒受到压制。这四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明月的神奇变化,令人叹为观止。

颔联写月神在人间徘徊的时间很长。尾联写明月升上天空,遮住了太阳的光芒。这两句诗虽然只有四字短句,但却把明月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

首联写月中的蟾蜍偷取长生不老药,神魂堕落到尘世间。颔联写月神来到人间,在长江上游采石江边徘徊,久久不愿离去。颈联写月神在江面上飘荡,与层云相映,使月光更加清冷。尾联写明月升上天空,遮住了太阳的光芒。这四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明月的神奇变化,令人叹为观止。

尾联写明月升上天空,遮住了太阳的光芒。这两句诗虽然只有四字短句,但却把明月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

尾联写明月升上天空,遮住了太阳的光芒。这两句诗虽然只有四字短句,但却把明月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以咏月为主,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诗人认为,月亮的神奇变化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人类生活的象征。月亮的升起和降落、盈亏和残缺都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而人们对此却常常感到困惑和不安。因此,诗人主张要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变化,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和完美无缺的生活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