峿山一何青,浯水一何绿。
上有唐朝碑,苍崖与天矗。
清庙仿遗音,灵武号实录。
其笔走风雷,其文贵金玉。
曾经两贤手,足耀千载目。
后来纪名氏,前镵后且续。
岂无黄绢辞,中寓白圭读。
一辞不敢措,我惧此碑辱。
虽然勿泥古,咏叹岂不足。
岳将降甫申,吾皇车攻复。
将墨东海水,且汗南山竹。
勒功岱嵩顶,岂但清溪曲。
注释:
庚戌:指农历七月三十日,这一天是端午节。
浯溪:在今湖南省衡阳市南。唐时为文人墨客游览之地,有“天下第一清泉”之称。
峿山:地名,今属湖南衡山县,位于湘南。
苍崖:指山壁陡峭如崖,颜色深青。
清庙:指孔子的庙,也称太庙、孔庙,古代帝王祭拜祖先的地方,也是祭祀孔子之所。
灵武:指唐代的灵武(今宁夏吴忠)城。
黄绢:指黄色的丝绸,这里用来比喻优美的辞藻。
白圭:指《尚书·大禹谟》中周公所说的治国之道:“以德配天,以明配圣。”
岳将降甫申:指杜甫在夔州期间,受到当地官员的赏识和照顾。
吾皇:指唐玄宗李隆基。
车攻复:指杜甫在夔州期间,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支持。
海:指东海。
汗:指流汗,这里指用汗水浇灌。
岱嵩顶:指泰山之巅。
岂但:不仅。
岳将降甫申,吾皇车攻复:杜甫在夔州期间,受到了当地官员的赏识和照顾。
岳将降甫申,吾皇车攻复:杜甫在夔州期间,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支持。
勒:刻。
岳将降甫申:杜甫在夔州期间,受到了当地官员的赏识和照顾。
岳将降甫申:杜甫在夔州期间,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支持。
将墨东:指杜甫在夔州期间,得到了当地官员的资助。
岱嵩顶:泰山之巅。
岂但清溪曲:不仅在溪边,而是在整个国家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四年(769)端午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和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表达了他对自己政治生涯的担忧,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首联“峿山一何青,浯水一何绿”,描绘了湘南的自然风景,以青翠的山峦和碧绿的水流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
颔联“上有唐朝碑,苍崖与天矗”则转入历史长河,提到了唐代的一块石碑,它高耸入云,象征着历史的沧桑。
颈联“清庙仿遗音,灵武号实录”,赞美了孔子庙和灵武城的遗迹,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过去的历史和文化。
尾联“一辞不敢措,我惧此碑辱”,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情,他认为自己的作品不能轻率地发表意见,否则可能会损害到这份历史遗产。
他也表示要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要被传统束缚住手脚,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
这首诗虽然只是一次简短的游历,但却给杜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文学追求和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