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当昭世卧隆中,西笑无谋始讳穷。
鸥散海边渔事废,炙残京口客盘空。
乡魂怨晓虚为蝶,头葆悲秋不后蓬。
欲把遗编论兴废,诸儒争奈喜嘲雄。

注释:

乾兴诏罢自咏 ——《唐史》卷九十六《文苑传·王起传》:“起,字明卿,河南人。大中、咸通中为进士,累迁右拾遗、集贤校理。宣宗大中二年八月,以翰林学士承旨召对,赐绯鱼,寻迁兵部侍郎,充翰林学士。起性刚直,有气节,不事权贵,与郑覃、李远、路岩友善,号‘四君’。起尝作诗曰:‘忍当昭世卧隆中,西笑无谋始讳穷。鸥散海边渔事废,炙残京口客盘空。乡魂怨晓虚为蝶,头葆悲秋不后蓬。欲把遗编论兴废,诸儒争奈喜嘲雄。’” 这首诗是王起的《自咏》。

忍当昭世卧隆中 —— 忍受着世间的荣华富贵而隐居在山中。

西笑无谋始讳穷 —— 西方的人嘲笑他无谋,开始隐姓埋名。

鸥散海边渔事废 —— 鸥鸟飞散,海边捕鱼的事也荒废了。

炙残京口客盘空 —— 烤肉剩下一半,形容客人们的盘子空空如也。

乡魂怨晓虚为蝶 —— 乡愁萦绕,到了早晨,他想象自己像蝴蝶一样自由自在。

头葆悲秋不后蓬 —— 头上戴帽,悲叹秋日已深,却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荡。

欲把遗编论兴废 —— 想要整理过去的文献资料,讨论国家兴衰成败。

诸儒争奈喜嘲雄 —— 各位儒生争相与他辩论,却都喜爱嘲笑他。

赏析:

这首诗是王起的《自咏》,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首句“忍当昭世卧隆中”,描绘了他忍受着世俗的繁华而隐居在山中的景象,表现了他的隐逸情怀。次句“西笑无谋始讳穷”,则揭示了他对世人讥讽的不满,表达了他的无奈。第三句“鸥散海边渔事废”,进一步描绘了他生活的寂寞和贫寒。最后两句“乡魂怨晓虚为蝶,头葆悲秋不后蓬”,则是他对自己孤独生活的哀叹。整首诗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自己内心的抒发,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