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衰鬓两为州,何意瓜时谒冕旒。
去位本无三已色,过城应有复来讴。
吹齑胆怯空思勉,沦骨恩深未易酬。
即日诣门重谢罪,豫惭危涕满中篝。
【注释】奉皇帝之命过都代书寄给昭文相公。六年来,我两度出任州官,想不到今年又是瓜时到京朝见皇帝;离位本无三已色(三年任期满),过城应有复来讴(歌)。吹齑胆怯空思勉,沦骨恩深未易酬。即日诣门重谢罪,豫惭危涕满中篝。
【赏析】这首七律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被贬为岳州刺史后写的。当时诗人已经五十多岁了。他因遭权臣忌嫉,于天宝十四年(755)被贬岳州,直到至德二年间才被起用,所以此诗作于此时。全诗以“代书”二字领起,点明奉诏而作,并说明代书的对象和原因。接着四句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诗人两次入仕,两次出仕,都是由于朝廷的排挤而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又逢到“瓜时”,想到皇帝,想到自己的官职,不免感慨万千。“去位本无三已色”,意谓自己虽已三次离任,然而皇上还经常召见,可见皇帝对自己的信任。然而诗人自己却不敢自满,故云“过城应有复来讴”。以下四句写自己的处境:一、自己虽胆小怕事,但仍然要尽职报效国家,所以仍想勉为其难地为国效力。二、自己虽然身陷囹圄,但仍念念不忘国家大义,所以不愿轻易接受皇帝的赏赐。三、自己虽然遭受了种种磨难,但始终没有忘记报答国家恩情,所以现在仍想着如何报效国家。四、自己虽然不能立即到京城去拜见皇帝,但心中时刻想着向皇帝请罪,所以现在就准备亲自登门去拜见他,向他请罪。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激之情:一是说因为自己受到皇帝如此厚恩,所以才敢冒着生命危险前来拜见皇帝;二是说自己之所以如此感激、如此惭愧,是因为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皇帝的爱戴所使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一片忠心,也反映了当时政治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