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霭轻烟弄晚晴,聊驱小队出城闉。
□将泉石膏肓疗,为识庐山面目真。
古殿松篁无盛夏,斋厨笋蕨有馀春。
道旁处处闻流水,一部笙篁更可人。

【注释】

细霭轻烟:细雾轻烟。弄:逗引,招引。晚晴:傍晚的晴朗天气。聊驱小队:姑且驱赶一小队人马出城。小队:小部队。出城闉(yīn阴平,同“因”,城墙):指城门。辇(niǎn碾)辇:古代帝王所乘的车。泉石:指庐山。石膏肓:病名,即癫痫。真:实,确实。古殿松篁:旧殿前松树和竹林。盛夏:夏季。斋厨笋蕨:斋厨中的鲜笋和竹笋。馀春:早春。道旁:路旁。流水:溪水。笙篁(shēnghuáng双声,同“篁”,竹林):指山间清幽的竹林。可人:可爱。

【赏析】

《劝耕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组诗作品。此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第一首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细雾轻烟,逗引着夕阳的余晖,使得天空呈现出一片绚丽的色彩;姑且驱赶一小队人马出城,去欣赏那美丽的风景。这里的“晚晴”、“晚霞”等意象,都展现了夕阳下的美丽景色,令人陶醉。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希望人们能够像他一样,通过观赏自然美景来治愈自己的疾病,真正认识到自然的美。这里的“泉石”和“山野”等意象,都代表了大自然的美好,让人心旷神怡。

第二首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古殿旁的松树和竹子,在夏天的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斋厨中的鲜笋和竹笋,在早春的阳光下显得嫩绿诱人。这里的“盛夏”、“早春”等意象,都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令人感到愉悦。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赞美之情:希望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所在。这里的“道旁”、“流水”等意象,都代表了大自然的美景与和谐,让人心生向往。

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与思想,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这两首诗也体现了苏轼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