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斋日日簿书尘,不觉光阴暗里侵。
忽见前山有花发,始知今岁已春深。
边风尚有寒吹面,腊雪全无早系心。
忧国忧民平日事,新来赢得白盈簪。
【注释与赏析】
劝耕二首(其一)
铃斋日日簿书尘,不觉光阴暗里侵。
忽见前山有花发,始知今岁已春深。
边风尚有寒吹面,腊雪全无早系心。
忧国忧民平日事,新来赢得白盈簪。
【注释与赏析】
铃斋:指官署或官宅。
日日簿书尘:天天被文书案牍的尘土所困。
不觉:不知不觉中。阴里侵:暗暗侵袭。侵,侵害、侵袭。
忽见:突然看到。
有花发:有花朵盛开。
初春:一年之中春季开始的时候。
寒吹面:严冬的寒风吹拂着脸庞。
早系心:早就牵挂着。
忧国忧民:为国家忧愁,为人民担忧。
平日事:平时的事情。
新来:最近才出现。
赢得:取得、赢得。
白盈簪:白色的簪子。古人在祭祀时用白物作为祭品插在头上表示敬意,这里指戴白花表示哀悼。
【译文】
铃斋里的我每天被文书案牍的尘土所困扰,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悄然而至。
忽然看到前山有花儿开放,我才意识到今年春天已经到来。
但边境上仍然还有寒冷的风吹拂着脸庞,而腊月的雪却一点也没有提前降临的打算。
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忧虑,我一直在忙碌着,最近才赢得一个白花插在头上表示哀悼。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劝农》诗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情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又有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诗的前两句通过对铃斋里的生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日常工作的厌倦之情。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前山花发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国家的忧虑。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情感更加丰富。
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夸张,但却能够深刻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这种简洁的语言风格使得整首诗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也更加具有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