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亭突兀倚青山,坐对扶桑碧海湾。
紫雾欲生龙伯庙,洪涛先涌虎门关。
光摇宇宙花生眼,影动阑干酒上颜。
遥望蓬莱宫阙晓,一轮飞挂碧云间。
【赏析】
《浴日亭和苏学士韵》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一首七言排律。此诗写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春,时诗人任会稽知县。李攀龙为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理论家,与谢榛、宗臣、梁有誉并称“后七子”,其诗学唐人而力求清新自然、豪放飘逸,诗中多用典故,且多议论。
危亭突兀倚青山,坐对扶桑碧海湾。
紫雾欲生龙伯庙,洪涛先涌虎门关。
光摇宇宙花生眼,影动阑干酒上颜。
遥望蓬莱宫阙晓,一轮飞挂碧云间。
【注释】
危亭:高耸的亭子。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太阳。
龙伯庙:传说中的海神龙伯的庙宇。
虎门关:古关名,位于广东东莞虎门外,是古代海上贸易的重要关口。
花生:眼睛明亮如灯。
阑干:栏杆。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又称蓬莱山。
一、二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高耸入云的亭子矗立在青翠的群山之中,背靠着苍茫的大海,面对着波光粼粼的碧海湾。这两句诗以“危亭”和“扶桑”为切入点,将亭子的险峻和大海的壮阔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气势磅礴的画面。
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紫雾欲生龙伯庙”中的“紫雾”象征着神秘莫测的仙境,而“龙伯庙”则是传说中海神龙伯的庙宇,两者相映成趣,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洪涛先涌虎门关”则形象地描绘了大海的巨大力量,仿佛要冲破一切障碍,展现出一股强大的气势。
五、六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光摇宇宙花生眼”,这里的“光摇宇宙”形容阳光照射下,万物显得生机勃勃,而“花生眼”则形象地描绘了阳光下的万物仿佛都闪烁着光芒,如同一双明亮的眼睛一般。同时,“影动阑干酒上颜”也描绘了阳光下的影子随风摇曳,而栏杆上的酒杯则映出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遥望蓬莱宫阙晓,一轮飞挂碧云间。”这里,“蓬莱宫阙”是传说中的仙山所在地,而“一轮飞挂碧云间”则形象地描绘了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挂在蓝天白云之间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捕捉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并通过对景物的精心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