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无处避炎光,赖有湖山六月凉。
清夜已欣天似水,长空还爱月如霜。
我将乘兴拚沉醉,君苦怀归有底忙。
试问今宵能饮否,更来月下对胡床。
人间无处避炎光,赖有湖山六月凉。
清夜已欣天似水,长空还爱月如霜。
我将乘兴拼沉醉,君苦怀归有底忙。
试问今宵能饮否,更来月下对胡床。
诗句释义:
- “人间无处避炎光”: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天中无处可躲避烈日的炙烤,强调了天气的酷热。
- “赖有湖山六月凉”:尽管外界极为炎热,但诗人仍能找到慰藉,即周围的湖山带来了一丝凉意和清新。
- “清夜已欣天似水”:描述了夜晚时分,天空清澈如水,星星闪烁。
- “长空还爱月如霜”:月光皎洁明亮,如同秋日的霜雪一样冷艳。
- “我将乘兴拼沉醉”:诗人感到非常高兴和兴奋,想要尽情享受这种快乐的时光。
- “君苦怀归有底忙”:你因为怀念家乡而感到忙碌,这增添了一种情感的深度。
- “试问今宵能饮否”:询问今晚是否可以喝酒庆祝,反映了诗人想要放松心情的心情。
- “更来月下对胡床”:提议在月光下一起坐着,享受这个特别的夜晚。
译文与赏析:
《十五夜与朝宗对月把酒》是一首表达作者与友人共度夏夜饮酒赏月之作,诗中通过对比夏日的酷热与湖山带来的清凉,以及夜空中的明月与霜雪,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与感慨。
诗歌赏析:
- 自然之美:诗中通过描绘夏季的自然景象——湖光山色与明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 人情之暖:诗中也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如共饮、共赏等,显示了友情的温馨。
- 哲理之意:诗中蕴含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刻的珍惜。
创作背景:
吴芾生活在宋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多有咏物抒情之作。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夏日的聚会上所作,与友人共同欣赏月夜美景,抒发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 语言优美:用词细腻,如将天空比作“天似水”,将月光比作“如霜”,既形象又具有诗意。
- 情感真挚:整首诗洋溢着诗人对自然美和友情的热爱,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