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从宦郑公乡,每遇清游坐有光。
江上凭栏天一色,湖边舣棹木千章。
眼前景物俱堪赋,心著家山独未忘。
归到小西湖更好,观鱼何必远如棠。

黄超然参议和拙者去郡十五绝又以诗见寄属痰眩未能一一次韵且和二篇以谢

向来从宦郑公乡,每遇清游坐有光。
江上凭栏天一色,湖边舣棹木千章。
眼前景物俱堪赋,心著家山独未忘。
归到小西湖更好,观鱼何必远如棠。

注释

向来从宦郑公乡: 郑公乡指的是郑县(今河南省新郑市),古代地名,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文人学士曾在此任职或生活。

每遇清游坐有光: 清游通常指游览名胜古迹,享受自然之美。坐有光则暗示每一次的游历都给他人带来光明和影响。

江上凭栏天一色: 江上指长江之畔,凭栏是指站在栏杆旁边,天一色形容江水与天空的颜色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宽广无边际的美景。

湖边舣棹木千章: 舣棹是停船的意思,木千章表示岸边树木众多,千树成林。此处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湖边风光。

眼前景物俱堪赋: 眼前即眼前的景色,俱堪赋意味着这些景色如此美好,以至于值得用诗歌来赞美。

心著家山独未忘: 著表示留恋,家山指家乡,吴芾可能因为远离家乡而感到怀念。

归到小西湖更好: 小西湖可能是吴芾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一个小湖泊,他在这里感受到更加美好的风景,认为比其他地方更值得观赏。

观鱼何必远如棠: 观鱼意为观看鱼儿在水中游动,不必远处观赏即可满足欣赏鱼儿的乐趣,这里的棠可能是指距离近的池塘或湖泊。

赏析

吴芾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于美好自然景观的赞美。首句“向来从宦郑公乡”透露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接着,“每遇清游坐有光”和“江上凭栏天一色”两句分别描写了他在不同场景下的感受,其中江水的宽广、湖水的静谧以及自然的和谐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最后两句“眼前景物俱堪赋”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所见之物的赞赏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现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