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邦已是富烟光,那更斯亭冠此邦。
正向座中窥列岫,恰从檐下瞰长江。
闲穿松径云生屧,宴坐蒲团月满窗。
想得山人应笑我,老来强拥碧油幢。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思任的《登斯亭》。全诗如下:
登列岫
此邦已是富烟光,那更斯亭冠此邦。
正向座中窥列岫,恰从檐下瞰长江。
闲穿松径云生屧,宴坐蒲团月满窗。
想得山人应笑我,老来强拥碧油幢。
注释:
- 登列岫:登上列岫山。
- 此邦已是富烟光:这个国度已经很富饶了,有美丽的烟雾缭绕。
- 那更斯亭冠此邦:那更比这座斯亭更加美丽,冠绝全国。
- 正向座中窥列岫:正坐在席间观赏列岫山的美景。
- 恰从檐下瞰长江:正好在屋檐下俯瞰长江。
- 闲穿松径云生屧:悠闲地穿过松林小道,看着云雾飘过。
- 宴坐蒲团月满窗:在蒲团上坐着,月光洒满窗户。
- 想得山人应笑我:想到这些山里的隐士们肯定会笑话我现在的样子。
- 老来强拥碧油幢:老了以后还要勉强地撑着绿色的油伞。
赏析:
王思任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学者及抗清志士,他一生坎坷不平,晚年更是被清廷所迫而隐居山林。这首诗描绘的就是他在斯亭山上的所见所感。
首句“此邦已是富烟光”,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第二句“那更斯亭冠此邦”则更进一步,将斯亭山的美丽风光与整个国家相比,彰显出斯亭山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细致地描绘了斯亭山的美景。“正向座中窥列岫”“恰从檐下瞰长江”,展现了诗人站在山顶上远眺的景象,既有山水的壮丽,也有江水的浩渺。“闲穿松径云生屧”“宴坐蒲团月满窗”,则表现了诗人在斯亭山的静谧生活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一句“想得山人应笑我,老来强拥碧油幢”,则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和自嘲。他虽然已年老体衰,但仍保持着一种不屈的精神和坚韧的态度。这里的“碧油幢”可能是指他头上戴着的绿色油纸伞,寓意着他虽已老迈但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斯亭山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