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门高处许谁同,杰阁新成气象雄。
辉映万家增壮观,峥嵘百尺耸层空。
一天风月登临后,千里溪山指顾中。
此地旧多仙窟宅,对君疑是老仙翁。

【解析】

1.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作内容。然后,明确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注释等。本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为贺梁氏书楼成而写的一首七言诗。

2.翻译:梁氏在门户高处许愿谁能与她同登高远望,那高大的阁楼新建成气势宏伟,辉煌照耀着万家增添壮观,峥嵘高耸直插云霄。登临此楼放眼远眺,千里溪山尽收眼底;此处以前有许多仙人居住过,面对你我疑是老神仙。

3.这首诗首句写梁氏书楼的地理位置,用“许谁共”三字点明书楼之高,突出其高峻的特点,为下句写书楼的雄伟气派做铺垫。颔联紧承上句描写书楼的雄姿,从建筑本身来表现书楼的雄伟。颈联进一步描绘书楼四周的景色,以“风月”“山水”相衬托,使书楼更加雄伟壮丽。尾联由实转虚,想象书楼中居住过多少仙人,从而对梁氏书楼的宏伟气势进行夸张的描绘。最后一句化用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一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既赞美梁氏书楼的高峻,也表达了自己希望建功立业的美好愿望。

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直接点出梁氏楼阁的地理位置——高高的门户之上,令人惊叹不已。第二句写梁氏书楼新成,气势雄伟壮观。“杰阁新成”四字,将书楼写得如诗如画,令人神往。第三句“辉映万家增壮观”,不仅写出了书楼的雄伟,更表现出它为周围居民带来的巨大影响。接着,笔锋陡转,写登高望远,视野豁然开朗。“峥嵘百尺耸层空”,既写出了书楼的高大,更表现了书楼所处地势的高峻。

第四句“一天风月登临后”,则通过登楼所见之景,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千里溪山指顾中”,以书楼居高临下的视角,将远处的溪山美景尽收眼底。至此,读者仿佛已经置身于那风景如画之地。最后两句“此地旧多仙窟宅,对君疑是老仙翁”,则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梁氏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既写出了书楼的高大壮观,更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美好心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