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乘障楚江边,信笔题诗度岁年。
岂敢嘲风仍咏月,只思问舍与求田。
归心虽似陶元亮,句法宁窥孟浩然。
多谢君诗过褒拂,愈令惭汗出如泉。

注释:

  1. 和董伯玉读当涂小集:这是一首写给董伯玉的诗。
  2. 昔时乘障楚江边:过去我曾经在楚江边的防线上度过了一年。
  3. 信笔题诗度岁年:随意写下诗歌度过一年的时光。
  4. 岂敢嘲风仍咏月:我不敢嘲笑风,也不敢赞美月亮。
  5. 只思问舍与求田:只想着询问如何放弃或寻求土地。
  6. 归心虽似陶元亮:我的归乡之心,像陶渊明那样。
  7. 句法宁窥孟浩然:我的诗歌,怎能窥探到孟浩然的笔法?
  8. 多谢君诗过褒拂:非常感谢你的诗歌如此精彩。
  9. 愈令惭汗出如泉:这让我感到非常惭愧,如同泉水般涌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董伯玉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当前生活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首句“昔时乘障楚江边”,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楚江边上度过的一个冬天,那时他在防线上度过了一年。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之情。
    次句“信笔题诗度岁年”,诗人用“信笔题诗”来形容自己的创作状态,随意而为,不拘泥于形式,度过了一年的时光。这一句展现了诗人的创作态度,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
    接下来两句“岂敢嘲风仍咏月”,诗人用“嘲风”和“咏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他并不敢于嘲笑自然现象,也不敢赞美月亮的美丽,只是想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接下来的几句“只思问舍与求田”,诗人在这里提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想要知道如何放弃或者寻求生活的土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种种困惑和思考,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
    最后两句“归心虽似陶元亮”,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他的归乡之心。同时,他也提到了自己的诗歌技巧,认为他的诗歌技巧无法窥探到孟浩然的笔法。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自我评价,也展示了他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执着。
    结尾两句“多谢君诗过褒拂,愈令惭汗出如泉”,诗人再次表达了对董伯玉诗歌的感谢,同时也表示了自己的惭愧之情。他认为董诗的才华让他感到惭愧,就像泉水般不断地涌出。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董伯玉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