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青山欲细看,如何不在户庭间。
聊移野外玲珑石,来作窗前重叠山。
拄笏已堪供啸咏,杖藜还更得跻攀。
莫言道院过从少,亦有修眉相伴闲。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诗句解读
  • 我爱青山欲细看,如何不在户庭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向往,以及想要亲近自然的强烈愿望。
  • 聊移野外玲珑石,来作窗前重叠山。:描绘了作者巧妙地将自然中的石头移入室内,作为装饰,创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 拄笏已堪供啸咏,杖藜还更得跻攀。:暗示了这些景观元素不仅可供观赏,还能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感悟。
  • 莫言道院过从少,亦有修眉相伴闲。:表明即使是在寺庙这样的静谧之地,也能发现与自然美景相伴的愉悦时光。
  1. 关键词注释
  • 假山:用土、石等材料构筑的山,具有多方面的造景功能。
  • 园林:中国传统的庭院、公园等,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 风水:古代中国的一种信仰,认为建筑和地理位置的选择会影响人的运势或健康。
  • 适、漏瘦、皱:是太湖石的特点,用于形容假山的形态和质感。
  • 户庭间:指家庭的庭院或者住所的周围。
  • 拄笏:古代官员手持的手板,象征权力和地位。
  • 啸咏:高声吟唱,常用来形容高歌或大声朗诵。
  • 杖藜:古时手执拐杖行走,也用来形容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 修眉相伴闲:描述了一个安静而美好的时刻,与美丽的风景相伴,心情舒畅。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假山在园林中的变化和运用,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情趣,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巧妙利用,营造出一个既有现代感又不失古典韵味的空间。这不仅是对美的追求,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体现。通过对假山的细腻描述,诗人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