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轮斜月挂岩边,见者多应叹未圆。
圆极会如钩样曲,何如此月镇婵娟。
【注释】
1.半弯:一半。2.岩:山石。3.叹未圆:感叹月亮不圆,即月圆难全。4.钩样曲:形容月儿弯曲如钩。5.镇:常、总是。6.婵娟:指明亮的月亮。
【赏析】
“半轮斜月挂岩边”,诗人以简洁的笔墨勾勒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秋夜景象,将读者引入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境界。这里的“半轮”指的是月亮的一半,而“斜月”则描绘了它挂在山岩之上的状态,给人以朦胧而柔和的感觉。
“见者多应叹未圆”,诗人进一步拓展了画面的内涵,通过对观者情感的刻画,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感人。这里的“叹未圆”既表达了人们对月亮圆满无缺的渴望,也暗示了现实中的遗憾与无奈。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手法,巧妙地将观者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圆极会如钩样曲”,这句诗进一步揭示了月亮形态的变化。在这里,诗人用“钩样曲”来比喻月亮的轮廓,既形象地描述了它的形状,又富有诗意地表达了对月亮变化的感慨。这种描述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为接下来的诗句埋下了伏笔。
最后一句“何如此月镇婵娟”则是诗人对于月亮特质的评价。这里的“镇”字强调了月亮在夜晚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婵娟”则直接赞美了月亮的美丽。诗人通过这样的评价,表达了对月亮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整首诗以月亮为主题,通过对其形态变化和特点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