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经行知几回,山僧又见我重来。
暮年欲作终焉计,不得归休只自哀。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古寺经行知几回:在古老的寺庙里漫步,已经多少次了?
  2. 山僧又见我重来:山中的僧人再次看到我回来。
  3. 暮年欲作终焉计:到了晚年,我想要制定一个结束的计划。
  4. 不得归休只自哀:但无法归隐休息,只能独自哀伤。

注释解释:

  1. 古寺经行:指在寺庙中行走,表示游览或参观。
  2. 知几回:知道多少次了,意味着经常、频繁地来到这里。
  3. 山僧:山中的僧人,这里指寺庙里的僧人。
  4. 又见:再次看到,表明这次是第二次或更多次。
  5. 暮年:晚年时期,指人生的晚期阶段。
  6. 欲作:想要做出决定或计划。
  7. 终焉计:结束的计划或打算。
  8. 不得:不能、无法,表示一种无奈或无力感。
  9. 归休:归隐、退休,意指不再出仕,过着退隐的生活。
  10. 只自哀:只能感到悲哀,意味着这种悲哀是孤独和无助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寺庙中多次漫步的情景,并表达了他对人生晚年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暮年”一词,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而“不得归休只自哀”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伤,他无法摆脱世俗的困扰,只能默默地承受生活的艰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