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年已除,旧闻诗人语。
老夫始信之,倍觉伤时序。
方春未来时,屈指朝朝数。
十分拟春来,欲与春为主。
那知事已乖,十日九风雨。
纵得暂时晴,应酬纷万绪。
举眼看枝头,春事已如许。
还忆故园花,连年成间阻。
南园亦可人,虽美非吾土。
愿天早放归,容我老农圃。
月下与风前,对花歌且舞。
日日是青春,何必唱金缕。

【诗句释义】

二月晦日惜春有感:在二月的晦日(农历月底)感叹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和留恋之情。

春半年已除,旧闻诗人语: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回想起过去诗人关于春天的诗句。这里的“诗人”指历史上那些赞美春天的文人雅士。

老夫始信之,倍觉伤时序:年纪渐长(”老夫”),开始相信了这些关于春天的话语,从而更加感到时光流逝的伤感。

方春未来时,屈指朝朝数:当春天还未到来的时候,只能每天数着日子等待。这里用“方春未来时”形容春天还未到来,而“朝朝数”表示每天都在数着时间等待春天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焦虑。

十分拟春来,欲与春为主:我非常希望能等到春天的到来,想要让春天成为我生活中的主要部分。这里的“十分拟春来”表示非常希望春天能如期到来,“欲与春为主”则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依赖,渴望它能成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那知事已乖,十日九风雨:但不知道事情却如此不顺利,经常遇到阴雨天气。这里的“十”、“九”都是虚数,表示经常遇到下雨的情况,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顺利。

纵得暂时晴,应酬纷万绪:即便偶尔遇到短暂的晴天,也要面对许多纷繁复杂的事务。这句反映了作者即使偶尔遇到好天气,也不得不应对各种繁重的事务和责任。

举眼看枝头,春事已如许:抬头望向枝头,看到春天已经到来的样子。这里的“举眼”“枝头”描绘了作者站在高处观察春天的景象,而“已如许”则表达了他已经看到了春天的到来。

还忆故园花,连年成间阻:还记得家乡的花,这些年一直未能见到。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色的思念以及长时间未能回家乡的遗憾。

南园亦可人,虽美非吾土:南园的风景很美丽,虽然很吸引人,但它不属于我的故乡。这句反映了作者对家乡景色的怀念以及对家园的眷恋之情。

愿天早放归,容我老农圃:希望上天早点让我回归故乡,让我可以继续从事农业劳作。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回到家乡、继续耕种的愿望,也反映了他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土地的依恋。

月下与风前,对花歌且舞:在月光下和微风中对着花儿唱歌跳舞。这句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月光下与花儿共舞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自由、愉悦的生活态度。

日日是青春,何必唱金缕:每天都像是春天一样充满生机,又何必用华丽的词藻去歌唱呢?这句表达了作者对青春的珍视和对朴素生活的态度,认为自然的美好无需华丽的辞藻去修饰。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感受,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向往和珍惜之情。诗中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又有对未来生活的期许。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同时,诗歌中的一些关键词如“春”、“诗人”、“花”、“风”等也富含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的内涵更加丰富多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